“是徐祚之姊徐夫人,吳太子孫登養母,自孫登陣歿鷹山后,徐夫人便設計毒殺孫權。此事云長以為嫌疑最高,徐氏對此卻是否認。”
劉備說著閉上眼睛:“云長就此事頗為悔恨,一直后悔散播孝先所著防疫救護之法。”
不僅是擔心自作聰明的蠢貨用這種辦法殺人,而是擔心人為散播疫疾,致使天下大亂。
現在天下即將平定,許多人有了時間去思考這場波及三代人戰爭的起因。
漢末反常氣候、蝗災、地震、疫疾都是動亂的根源,如果有一伙人當年就總結出時疫散播的途徑,加以利用,才加劇了各地的動蕩。
知識始終是隱蔽的,越是大威力的知識,就越隱蔽,只會小范圍流傳,被壟斷使用。
田信可能接觸過相關的教育,然后不忍心,就把相關知識總結上報給關羽,關羽也苦于時疫流毒,索性公布。結果呢,一樣的東西,己方可以救人,別人手里就能殺人。
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能怪關羽,可卻是關羽當初積極推動、散播這些知識。
張飛思索左右,勸說:“陛下,云長大兄實乃多慮。就如孝先所制石灰粉,漢口一役時就有奇效,北伐時兩軍攻伐時亦有效果。再之后,兩軍都有防備,已然無用。”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可劉備還是難以釋然,又想到孫權此刻的狀態,臉上多了點笑容。
雖然有壞的一面,可也讓孫權得到了報應,也能算是一樁好事。
他停步,身后十幾步外的法邈見狀趨步靠近:“陛下?”
“孫權如今到何處了?”
“應還在天興洲,奉陛下口諭,孫權會在天興洲暫留五日。”
“故地重游,朕也算體諒他。”
劉備擺手遣退法邈,與張飛繼續在前散步:“翼德,又聞北府吏士對朝廷更改軍制、番號頗有異議,我恐孝先不能處置。”
想要壓制北府吏士的反對聲音,需要一個強力的人物,目前也只有田信能壓住。
張飛以威統軍,右軍可以這樣約束、驅使,卻很難在北府吏士身上奏效。
北府的問題就在這里,不可能認同張飛、馬超、關羽,甚至連皇帝都不認。
這怪誰?原因就在軍中啟蒙教育,吏士有了想法,有了榮耀感,對傳統士人、士族、高門失去了敬畏心。
北府現在認什么?就認功勛、軍功爵位。
如果北府吏士失控,田信會幫誰?
張飛不敢想象其中的兇險,凝聲:“陛下,事態怎就到了這般地步?”
很難想象,征北幕府怎么會放任事態發展,讓事情傳到皇帝耳朵里。
北府向來封閉,不肯讓朝廷知道的事情,朝廷就很難知道,現在讓朝廷知道,就是打個招呼,好讓朝廷有所準備。
劉備面無笑意:“這呀……要從張惠恕之弟,張惠節溺亡一事說起。當時陸伯言來麥城奔喪,軍中監管不力,才使得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張飛無語,劉備也是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