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晝夜兼程,在半夜時抵達江都。
北城東南角,是修建的大將軍府、大司馬府、丞相府,這是上三公;靠北一點是司徒、司空、太尉三公府。
關羽剛剛落腳,黃門侍郎諸葛誕乘車而來,寂靜街道上只有挑著燈籠的虎賁衛士。
每隔七八步就有一對虎賁站崗,關羽只來得及換一套干凈禮服,就在諸葛誕引領下進入北宮。
北宮朱雀門前,張飛正在這里等待,與關羽見面時并無言語交流,兩人匯合后一起入宮。
崇德殿宮門處,劉禪、劉永、劉理三人來回踱步,此刻齊齊站在門邊,劉永、劉理施禮,目送關羽、張飛進入崇德宮。
殿內火燭林立,明亮如晝。
黃權領著尚書臺一眾尚書正式錄寫遺詔,關羽靠前坐在床榻前的小圓凳,柔聲詢問:“陛下?”
劉備伸手抓著關羽、張飛的手:“今孫權授首,曹丕惶惶不可終日。國事,我無憂矣。云長?”
“臣在。”
“我已將公壽托付翼德,小兒本欲當面托付孟起,奈何孟起染疾不能親來。大兒質純,非治國才器,今后就交付云長。”
劉備微微側頭看關羽,關羽頷首應下,張飛止不住流淌淚水。
劉備目光打量殿中,沒有看到諸葛亮的身影,也沒有看到田信的身影。
稍稍停頓,劉備又說:“我已遣子龍在荊山開鑿陵墓,雖下詔薄葬,節省度支,就恐太子、群臣大肆操辦,空耗國力。此事云長、翼德需留意。孫姬無辜,不可因孫權之事遷怒,給一縣湯沐邑頤養天年。”
說著他看向黃權,黃權捧著一卷遺詔靠近。
劉備閉上眼睛:“傳太子、齊王永、代王理。”
劉禪三兄弟一起入殿,跪伏在床榻邊,劉備聲音虛弱:“云長,為太子宣詔。”
黃權趨步上前,將詔書遞入關羽手中,關羽雙手捧著,轉身側對劉禪三人,代替劉備,向劉禪宣達詔令:“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
“東宮群臣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于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聽到這里,劉禪身子微微顫抖。
“可讀《漢書》、《禮記》,閑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關羽念完,詔書交付劉禪,劉禪勉強能控制情緒。
“陛下?”
關羽轉身輕聲詢問,劉備靜靜躺著不做反應。
張飛在一側緊緊握著劉備左手,已感受不到血壓跳動,整個人癱軟跪倒在榻前:“陛下!”
“陛下?”
關羽復問,劉備沉睡不醒。
劉禪這時候撲到榻前,再也忍不住,淚水橫流。
黃權向后踉蹌兩步,跪倒在地,頭垂著,淚水滴在地板。
尚書蔣琬、鄧芝、李朝及一眾尚書郎也紛紛撲倒在地,群臣皆跪,關羽強忍著悲愴,將張飛攙起來,左右環視:“太常卿何在?”
太常卿賴恭堪堪從殿外擠進來,以袖擦拭面龐:“在此。”
“通報中外文武,依制出殯。”
關羽見張飛情緒崩解,左右看一眼殿中黑壓壓哭泣的人群,仿佛整個大殿的重量都壓在自己肩上。
“勒令州郡嚴守本職,不得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