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雒堅城,最終還是投降了。
給曹丕寫一份信,能換來一座堅城的投降,也能換來城中積蓄的物資,和協助修筑工事、搬運物資的勞力,怎么看都不虧。
別說一封信,就是向曹丕舉薦魏興……田信也能寫。
北府兵順利入城接管防御,田信則在城外營帳里接見魏興,有太多的軍情需要魏興解答。
一座比吳質那里更細致的大型沙盤就擺在帳中,這是北府這幾年陸續調查,雕刻制成的。
從沙盤的山勢高度走向來看,上雒是一座很重要的城池。
因為南山山脊、主峰、最高的山脈在上雒以北,奪取上雒,北府兵才能翻越南山……說是翻越,其實依舊在山谷、河谷地帶行軍。
翻越……這就是仰攻、攻堅,但魏軍并沒有在深山峻嶺駐防兵力,而是在山的那一頭藍田谷依托山谷、河谷形成的道路設立據點、營寨。
問題就在這里,奪取上雒,大軍突破藍田關后,就會從仰攻變成俯攻。
丹水起源于上雒,現在南陽征發的運力可以向北稍稍延伸,加速運量。
只要打破藍田關,居高臨下,后續的輜重運輸反而更快捷,走下坡路,你推個滿載的手推車、獨輪車……唯一要顧慮的是車速太快,車軸崩斷。
魏興脫去盔甲,也難得洗了個熱水澡,穿土色細麻衣,腰間扎一條革帶,細細審視沙盤。
從各處兵棋上來看,揚武右衛、揚武左衛、揚武中衛已作為東路偏軍朝灞水河谷前進,從這里突破南山后,就會抵達霸下塬。
馬超的左軍就跟在揚武三衛之后,充當繼軍,也是中軍,將組合形成一支擊垮霸下守軍的決戰力量。
霸下塬在藍田之東,由王忠所部駐防,屬于雍涼軍團的偏軍。
而北府建信左衛布防于上雒之南的山谷地帶,控扼山谷隘口,屏蔽魏軍騷擾,與建信右衛保護后方輔兵、民役。
北府主力就集結在上雒縣、商縣,計有鷹揚、虎牙五個衛、親衛、左衛、右衛、四個率,一共六十八個營……不用想也知道,里面三分之二的軍隊會臨時充當運輸力量,只有真正決戰展開時,他們才會集結到前線,參與決戰。
最讓魏興驚訝的不是這座精細的木雕沙盤,也非北府傾巢出動,而是商縣以南,北府軍竟然又開辟出一條運輸通道,看走勢應該是沿著析水河谷開辟、疏通,這意味北府運輸效率遠在己方……遠在吳質預料之上。
田信還在用餐,李衡、鄧艾前來詢問魏興,鄧艾提筆做記錄,由李衡詢問魏軍各軍駐地、戰備、調動移向,都是和軍情相關的信息。
鄧艾左手扶著文件夾,右手提筆書寫,不時抬頭看一眼這位涼州悍將魏平的弟弟魏興。
四年前涼州動亂響應漢軍,率軍來此的魏平、郝昭奉曹真命令固守,經蘇則勸說,才主動進擊,平定第一次河西之亂。
隨后又是第二次河西之亂,被吳質以優勢騎兵一口吞了。
“隴西、榆中往外具體如何,我也不得而知。”
魏興拿出隨身帶來的一些信交給李衡:“此太原郝伯道與我兄長來信,隴西、天水皆有異動,我聞天水楊阜已被吳質奪兵軟禁。安定、北地也有不穩跡象,若明公大軍入關中,必群起呼應,傳檄定雍涼。”
李衡接住后翻閱,轉手遞給鄧艾,鄧艾夾在紙張下層,李衡說:“待公上審閱后,將軍親友書信自會交還。適才在帳外,左右幕僚盤問將軍所部……將軍是溫侯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