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還的降軍規模可能會更大,這是換取長時間停戰的必要一環。
停戰三五年,做好積蓄,跟魏國打一場滅國戰。
得了田信的條件,魏興又渡河去協商。
處理完這些事情,田信向東回到后嶺本陣,帷幕里虞世方等人還在整理軍書。
還有許多要上交朝廷的奏報,這將會作為官方記錄,留在蘭臺以供后人研究、探討。
“夏四年八月三十一,公督前鋒夜襲藍田關,夜大霧至日中消散,賊軍無所知,如蒙神助。當日,青龍見于峣山,守軍震怖,其將閻圃惶恐失足墜落山澗,護軍王雄舉兵歸順。”
“叛將吳班陣前見青龍以致瘋癲,其軍大潰,吳班歿于亂軍中。收斂骨殖、遺物,轉送其家。”
田信拿起一些草稿翻看起來,笑問:“王雄給了多少好處,竟然隱瞞他刺殺同僚?”
虞世方瞥一眼田信手里握著的草稿,又回頭校對手里公文的文字:“臣等以為回護王雄,也有利于宣揚我軍威德。”
反正閻圃死了,跟閻圃有仇的是馬超,怎么死的并不重要,也沒人會在意、追究。
與其這樣,還不如安排一個相對體面的死因,好襯托己方的形象。
對王雄來說,不缺刺殺閻圃、陣前舉兵這類功勛;對瑯琊王氏來說,這更像是污名。
維護王雄的名譽,雖不算多大好事,但也能規避一些負面影響。
田信看了看這些騙人的東西就隨手放回原處,略有感慨說:“我不知吳質究竟想做什么,見過尋死的,沒見過這樣尋死的。”
虞世方也不抬頭:“公上,吳質已無退路,其麾下吏士也無退路。”
“嗯。”
田信輕嗯一聲,轉身來到帷幕邊上,抬手揭起帷幕鉆了出去,這里眺望北方,可以看到各處林立的成堆旗幟,魏軍土黃軍旗很不顯眼,瞅著一點都不精神。
他解開皮帶,澆灌面前的一團蓬草,目光還在環視遠處河對面,三四里外的魏軍防線。
吳質沒有退路,吳質麾下的南匈奴、河西諸胡改編的軍隊也沒有退路。
這些游牧部族受盡了嚴酷氣候的折磨,而溫潤的關中……對這些部族來說如同天堂。
關中的冬季沒有恐怖、凍殺一切的大風雪;關中水系繁復,夏季游牧有充足的水草牧養牲畜。
武都氐人遷居關中已經六七年,已經學會了耕種;一邊放牧,一邊耕種的美好生活就擺在這些游牧部族眼里……如果還缺什么,就缺養蠶的桑園,和紡織技藝。
如果沒有北府,這些游牧部族會在吳質領導下瓜分關中各處,并迅速繁衍、壯大。
而現在北府來了,關中再空闊,今后也是北府做主,這些游牧部族……要么元氣大傷跑回塞外繼續在惡劣氣候、險惡的人情形勢里掙扎、生存;要么放棄勇士的榮耀,淪為北府的仆從。
吳質有拼命的覺悟,其麾下的諸胡仆從軍也有這類覺悟……類似于保衛鄉土?
還真是奇怪,這些人才來關中幾年?就把這地方當成自己家鄉了?
或許現在魏軍的軍吏正四處游走,激勵這些游牧仆從軍誓死保衛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