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愿意跟著魏延到長安戍守的西府兵,規模應該在兩三千人之間。
這些府兵的籍貫要么是關隴地區的,是當年逃難去益州的東州人;再要么就是跟著劉備、魏延入蜀的老兵、鄉黨。
換言之,這批人肯定就在魏延軍中,他手里這五千人,還會進行一次分離,將益州籍貫的吏士分離出去,遣回漢中。
不然的話,這些人也遲早會逃回去。
那么問題來了,魏延手里就兩三千老兵,長安又是廢墟,他怎么戍守、軍屯長安?
見田信肯松口,魏延神色釋然,當即拱手請求:“末將也知軍中儲糧不充,會遣返部分吏士回歸漢中。歸程足有千里,還望陳公撥付干糧。若儲糧實在緊缺,這些吏士可聽由陳公調派,待明年開春后,再行遣返。”
“好,今日宴后,文長將軍回歸本軍整理軍書,待朝廷詔書下達,就更易番號。”
田信說著舉起茶杯:“請。”
魏延也舉杯,神情沉重:“陳公,請。”
負責烤羊的韓龍開始分割烤羊,為魏延切下整個羊頸骨肉,羊脖頸是經常活動的部位,肉雖藏在頸骨中顯得少,可卻是口感頗好的。
而田信獨享一條羊腿,伴著粗糲糜子烤餅享用,思索魏延、朝廷的破局之策。
不用想,首先是朝廷的財政支柱之一的蜀錦;今年老丈人能想辦法給張飛湊了十萬匹蜀錦,那明年也能想辦法給魏延湊來兩三萬的蜀錦。
蜀錦就是硬通貨,魏延手握蜀錦,自能換來許多物資,進而經營長安,逐步修繕,使之恢復西京氣象。
好在自己不喜歡蜀錦,對這類奢侈品缺乏興趣……每年按比例分給自己的蜀錦也勉強夠內部分配。
蜀錦、美玉、金銀、漆器、象牙制品、寶石、寶珠等等之類,似乎真的沒什么了不起的。
細細嚼著烤羊腿肉片,田信思索自己的破局之策。
自己修筑的新城,肯定能取代舊的長安。
只要按著規劃走,新城就不會落后;網格化的管理,是大勢所趨,可以跟后續的發展達成完美銜接。
魏延不算沉默寡言,是個喜歡當話題人物的人。
可眼前真的不是他自吹自擂講故事的時候,田信都在那里靜靜用餐,其他人也就低聲交流,細細聆聽就能判斷這些人聊的還是公事。
魏延也就息了講故事的心思,真要講故事,田信身邊中高級軍吏哪個沒故事?
還都是記錄在彭羕《北府戰紀》里的事跡,哪怕當事人有些記不清當年的細節,彭羕也會幫他們回憶起來,并在記錄中用樸實的語言,把當年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描述出來。
就目前來看,《北府戰紀》已經引發一起爭執,當年田信夷兵營金木水火土日月七名曲長,如今卻有九個活著的軍吏聲稱自己是七曲長之一……
比起彭羕妙筆生花的故事,魏延那些故事有些不夠看。
羊還沒吃完,主簿陸延步履匆匆進入帷幕,雙手捧著插著雞毛的急遞:“公上,征北將軍急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