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楊儀佇立樓船上,寒冷東南風迎面吹來,遠處視線內是灰白繚繞的云霧,凝結的水汽附著在船首旗幟,所有旗幟都下垂,不見搖晃跡象。
此番入朝,絕非一個好時機。
江東降臣已陸續完成清算、調撥,廷尉卿張溫的辭表已經呈送江都,朝廷雖扣留不做批示,可張溫已經該乘海船去了廣州。
太常卿賴恭、衛尉卿輔匡受費祎案牽連,都已罷免;廷尉卿張溫主動去職,而自己卻要代表大司馬、關東都督,總督四州軍事的衛公張飛入朝述職。
這種述職工作,本該由上計吏負責,現在卻點名自己入朝,顯然接下來的朝政改動里,勢必有自己一環。
絕非什么好事。
與北府有交情的袁綝、劉邕、廖化、陳鳳、文布、鄧凱、習宏都在這一輪大規模調動名單里,究竟會發生什么事情,楊儀深感不安。
眺望家鄉的漢水,順漢水而下,兩岸從視線余光掠過,有一種身在船中,隨波逐流,不由自主的感覺。
下游,一支運船懸掛‘陳’字戰旗,正緩緩向上游魚貫而行。
這是剛從降雨區航行而出的船隊,甲板上正有許多水兵擦拭水跡,他們與楊儀的船交錯而過。
楊儀側頭去看,北上船隊甲板上有許多少女、孩童,大約二三十名少女鶯鶯燕燕在一處甲板上曬稀薄的陽光。
這些應該都是北府軍吏家中的待嫁女子,這次進入關中,或許其中絕大多數女子都會嫁人。
可惜,喝不上這頓喜酒了。
帶著憂愁,楊儀與這支北府運輸船隊擦肩而過。
運輸船隊里,孫策的孫子孫奉雙手抓在護欄探頭看船舷破開的水浪,身后是他的兩個姑姑,一個是陸議的妻子,另一個是嫁給顧氏已經成為寡婦的顧孫氏。
還有一艘船里,孫權與袁術女兒所生的二女兒劉孫氏此刻也是頭扎素色細布巾帶,寡婦打扮。
她的丈夫劉纂在當日事變時按例去給小舅子孫慮府邸里講課,執金吾陳到麾下的緹騎辦案,孫氏十侯陸續縱火焚燒戚里,火勢延燒到邊上的元戚里……反正一團混亂中,她的丈夫劉纂命喪大火,連尸骸都找不到。
步夫人留在天興洲漢興亭為孫權是守喪,也是兩個堂姐可憐她,北上關中時將她拉上了。
寡婦改嫁也是一條出路,顧孫氏都已有這方面的打算,也就將劉孫氏勸了勸,索性離開南方,換一個天地生活。
至此,孫氏家族在長江流域再無苗裔,都在這支北上船隊里前往南陽,擇機走武關道去關中生活。
待楊儀再回首時,已經看不到這支北府運輸隊,估計這支船隊夜里會在漢津休整。
而自己呢?
楊儀回頭時,就能看見下游前方不遠處灰黑交疊的降雨區,仿佛一個大大的雨傘,雨云若傘,傘下是麻漆漆的濃厚雨幕。
漢津,隨著船只靠岸懸停,漢津都尉諸葛喬領著大小吏士搜尋各船的船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