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苑,棉田。
這是一片只有人膝蓋高的低矮棉田,棉花也是短絨棉。
田信頭戴斗笠漫步在田壟邊,這里是上林苑兩個棉田中的一個,總面積不足五十畝,可惜沒有長絨棉。
再經過兩年育種,三年后就能大面積推廣,使關隴郡縣各處官田、公田里種植棉花,第四年、第五年就能流向民間,使棉花種植深入民間。
目前關隴并不缺乏衣料,也不缺冬季的御寒衣料。
考慮到移交南陽,失去原來的絲麻產地、紡織基地后,關隴四州的會出現日常衣料不足,或者出現衣料價格上漲這種不利于關隴的情況發生。
為了避免這些不利情況,培育棉種就成了首選。
只是在這個棉花大面積推廣之前,關隴出現了新的絲麻替代品……羊毛。
在先秦之時諸胡就有制作毛氈的技術,只是受限于羊毛清潔技術,制造的氈衣厚重之余,保暖隔溫效果并不好。
現在在草木灰水混合油脂制作香皂這個技術推動下,羊毛也就有了清潔、洗滌油污的處理技術。
這樣處理過的羊毛制作的毛氈,即干凈又有不錯的保溫性能;羊毛被清潔后,價值大增,也就有了細細遴選的加工價值,就此紡織的毛線、細絨氈衣都是緊俏的貨物。
羊毛加工品只是附加、補充,棉花才是未來。
田信手里抓著一團潔白的棉花,嘴里嚼著一顆苦澀棉籽。
若沒有記錯的話,剛摘下的棉花似乎有一種油脂,所以才有脫脂棉的說法。也不清楚棉花采摘后,脫去棉籽后,要不要經過脫脂處理。
畢竟,穿過棉料衣服,也摘過棉花,可真的不清楚棉花的后續加工過程。
就像蠶繭、麻桿,都是要經過各種處理工序,才能紡線。
田信思索之際,就見前面姜維在隴邊棉田下摸索,摸出幾個鵝蛋大小西瓜。
這是初秋的西瓜,表面有一層薄薄的白霜,又因棉花遮擋日光吸收營養,這些西瓜生長環境惡劣……所以生長緩慢,雖然看著小,可歲數不小。
田信接住一個西瓜,五指用力就捏開,瞬間西瓜瓤呈現一種晶瑩光澤,鮮紅汁水含糖量很高,當即就感到有些粘手。
他抓著瓜瓤咬一口,冰涼口感,清甜異常。
可比盛夏的大瓜滋味要豐富的多。
其他隨行的侍從也到田壟邊上搜尋這類小瓜,滿是吃瓜的歡聲笑語。
田野邊上,主簿杜恕雙手捧著加急雞毛信站立在前排,面無表情。
田信見狀斂笑,上前接住雞毛信,還不忘給杜恕塞一個拳頭大小西瓜。
其他侍從或帶著采摘的棉花,或帶著小西瓜走出田壟,圍繞在田信左右。
田信審視南陽來的這份加急雞毛信,先是扭頭看了眼姜維,姜維莫名所以,還是出列站到前排,將手里西瓜遞給別人,拱手待命。
田信又扭頭去看邊角吃西瓜郤纂,不由長嘆一口氣,握著信說:“江都有變。目前是廖公淵一面之詞,也難辨具體。但朝廷……大將軍態度突變,我不可不防。”
郤纂以為要派發任務,急忙丟了半個小西瓜用手絹擦拭嘴角,出列拱手待命。
田信上前將手里的雞毛信遞給他:“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