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擔任豫州牧時,劉琰作為豫州魯國的宗室人才,才在各方力量催促下投效先帝,追隨左右周旋天下。
可魯國就在徐州邊上,自然清楚陳氏在下邳的影響力。
尤其是他年青的時候,陳氏影響力更是向外輻射。
朝野都非常忌憚袁術、呂布聯合,形成徐揚割據勢力;而正是陳珪、陳登、陳瑀攪動時勢,影響了東南格局,是先帝、袁術、呂布、臧霸等人命運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現在卻要親手摧毀年輕時仰望的陳氏家族,劉琰心情很是復雜,隱隱間又有些快意。
他的緊握卷宗,詢問關鍵人物:“劉騫,可是敵國尚書令陳矯之子?”
魏不霸愣了愣,做思索模樣,搖頭:“不知此事真假,此人只說是廣陵厲王之后,會館諸人皆是認同。”
前漢廣陵厲王劉胥,是孝武皇帝第四子,身材雄壯喜歡與熊羆格斗而聞名。
劉琰是魯恭王之后,自然留心當時地位較高的宗室成員。
比如魏國就有許多宗室在效力,比較慘的是劉勛一系被鎮壓清洗,混的好位列魏國中樞的有三人。
哪怕曹丕帶著雒陽守軍請降,這三位宗室依舊追隨監國太子曹叡,在鄴都擁立曹叡登基為帝。
這三個人里除了侍中劉曄、中書監劉放,以及接替陳群擔任尚書令的陳矯。
陳矯出身宗室,是廣陵厲王之后,又過繼母族改為陳氏……最讓當世宗室詬病的是陳矯的妻子劉氏,這位劉氏也出自廣陵厲王之后。
雖說支系淵源間隔很遠,可追溯血緣,陳矯與妻子是同宗……這種事情在先秦的春秋戰國之際已經被貴族玩爛了,可漢家宗室對倫理管的很嚴,宗室造反不一定死,可亂了綱常倫理絕對會死。
形勢不比當年,可陳矯也是體面人物,卻做下這種事情……自然引發許多誹議。
按著同姓不婚的原則,陳矯雖然出繼為陳氏,可本姓不變,與妻子同姓同宗,四百年前是一家。
不提陳矯的婚事,就陳矯出繼改易陳氏這種行為來說……再讓兒子改回劉氏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當年天下大亂陳矯舍棄宗室身份改易為陳氏,現在漢室三興又讓次子改回劉氏。
這種有好處就湊上來,遇到危險就退避的行為……若先帝在世,逮住陳矯非親自抽鞭子不可。
自打死妻子完全放飛自我以來,劉琰已經停不下來了,也不愿停下來。
心中對陳矯一系判了死刑,再看魏不霸時目光不由柔和許多。
現在徐州控制在魏延手里,殺戮地方大姓終究會引發地方群體抵觸情緒……這種事情,一般人還真干不了。
所以現在要把這個混小子摘出來,以此為憑,鼓動魏延去掃清徐州。
徐州的問題太過嚴重,遠離戰爭核心的荊州,結果二十年發展不進反退,世家自治對地方意識形態、經濟、輿論影響的太過深入、惡劣。
劉琰轉變語氣,相對和睦的口吻詢問:“此人恐是敵國奸細,冒名潛入京都。見丞相封城大索奸邪,這才走投無路暴起發難,釀成了這等慘案。我且問你,博士陳肅可識得此賊?”
魏不霸緊繃的心神終于釋放,才感覺到左臂疼的徹骨,咬牙切齒回答:“徐州鄉人時常聚會宴飲,陳肅如何不知此賊?必然知曉,此徐州鄉人皆能佐證。”
一旁書吏提筆記錄供詞,劉琰轉而詢問:“廖公,口供在此,是否請陳博士來廷尉府問話,以證清白。”
“好,你我這就聯合移書,請執金吾遣人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