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鐘也沒問什么,就坐上馬車一路疾馳,返回長樂坡軍營。
軍營里田信還在研究新一輪的鑄幣工作……封禪大典要盡快舉行,不然遲則生變。
唯有第一時間拿穩名與器,才能不至于被動。
先帝三子,代王劉理跟著馬超的家眷待在上林苑,齊王劉永也即將來關中居住,會前往南山學院學習。
而現在的皇帝也會暫時留在關中生活一段時間,等理順各方后,再放兄弟三人就藩。
劉禪就不用想了,塞到瀛洲去,帶著那批頑固的尊皇分子去經營一份相對獨立的產業,今后也不會遭受多少委屈,想怎么胡來都隨他。
只是皇后這里想離婚的就離婚,按著心意再找一個;小外甥終究是先帝的嫡長孫,也是自己第一個外甥,今后存在的意義很重大,應該交給關姬撫養,如果有能力的話,予以重用不算什么問題。
當然了,如果太有能力……自己走的時候,也要帶走這個能干的外甥。
燕王三個兒子,也是先帝的親孫子,先帝計劃的是冊封到燕國舊地,以遼東、朝鮮之地為國,析分為三,鎮守邊陲不受朝中干擾,兄弟三個也能相互提攜、彼此幫助維持手足感情。
先帝考慮的很好,可劉禪去瀛洲當王,朝鮮這里就不能留劉氏藩國,應該冊封一位田氏親藩坐鎮,以行監督、壓制。
既要劉禪帶著尊皇分子去搞開發,還不能讓他們開發的太過順利。
所以燕王劉封這三個兒子不妨就近安置在河東,河東郡就今后畿內九郡之一,安置在眼皮底下,也方便照看著發展,免得受人引導走上歧途。
產業、封地都在河東,想做什么違法的事情也會顧慮旁邊的朝廷。
否則封到偏遠地區……那這些先帝子孫組成的藩屬,必然成為當地的王法,早晚要跟朝廷的執法機構撞在一起。
其他地方都不合適,就河東最好,隔著一條河,不便向畿內其他地方滲透,反而會被朝廷盯死。
不犯錯,穩穩當當過一輩子,就行了。
劉永是很有才能的,也不能安置在荒僻之地……這等于流放。
流放劉禪已經很為難了,不能再流放劉永。
反而要把劉永立起來,有多大才能就給多大舞臺;同理的還是代王劉理,今后這兩人俱為新朝公卿重臣、國家肱骨棟梁,自能令先帝就成滿足,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劉禪可以說是流放,給個瀛王的王爵……看著是王爵,實際這個爵位對海內之人來說沒有一點實際意義,連自己都覺得自己刻薄,更別說其他人。
所以要給劉永、劉理兄弟兩個保留一個王爵;劉理運氣不好,誰讓有一個趙王丈人,所以這個王爵只能給劉永。
封地不應該太遠,留在京畿邊緣地帶最好。
至于先帝義子另一位長沙烈王劉封,他的兒子世襲羅侯,封在湘州,改劉氏為羅氏就能徹底消除隱患。
除此之外,就剩下一件事情……鑄造新朝紀念金銀幣!
還是反而要把劉永立起來,有多大才能就給多大舞臺;同理的還是代王劉理,今后這兩人俱為新朝公卿重臣、國家肱骨棟梁,自能令先帝就成滿足,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劉禪可以說是流放,給個瀛王的王爵……看著是王爵,實際這個爵位對海內之人來說沒有一點實際意義,連自己都覺得自己刻薄,更別說其他人。
所以要給劉永、劉理兄弟兩個保留一個王爵;劉理運氣不好,誰讓有一個趙王丈人,所以這個王爵只能給劉永。
封地不應該太遠,留在京畿邊緣地帶最好。
至于先帝義子另一位長沙烈王劉封,他的兒子世襲羅侯,封在湘州,改劉氏為羅氏就能徹底消除隱患。
除此之外,就剩下一件事情……鑄造新朝紀念金銀幣!
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