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猜疑令他如履薄冰……過去同僚之間的信任正隨著國勢衰敗而漸漸崩解,誰也不清楚對方究竟有沒有跟南邊進行聯系。
說不好今日把酒言歡的好友,已將你的腦袋、你一家的腦袋明碼標價的與南邊聯系、討價還價。
亂世中的爾虞我詐,此刻就彌漫在每一個內心自疑不安的魏人重臣的日常生活中。
戰爭終究沒有爆發,鄴都局勢一片平靜。
越是平靜,就越是敏感的人感到惶恐,誰也不知道平靜之下掩藏著多少洶涌暗潮。
這種平靜氣氛中,司馬懿終于來到鄴都。
此刻的司馬懿不復以往的豁達開朗,整個人氣質陰郁,可又身形高大、壯碩,更有壓迫感。
他乘車經過漳水橋時,目光瞥到棄市的公孫恭、公孫晃叔侄,遂抬手:“停車。”
同車而行的司馬師披戴粗麻短衣,也是神情反應遲鈍,感覺車停下后回頭去看,就見自己老爹一躍下車。
有心跟著去看,可又有什么好看的?
整個大魏已經沒了退路,唯一的退路是遼東,陳群暗示、逼迫、引導之下,發生了遼東屠城事件。
屠戮公孫氏舊部的真正原因不僅僅是斷絕退路給大魏繳納投名狀,而是泄怒。
本以為公孫氏會悄悄經營、建造海船,以方便躲避漢軍鋒芒。
可公孫恭根本沒有那么長遠的顧慮,公孫恭本就身體有缺無法正常生育,對于宗族、部屬退路之類的事情并不看重。
加上公孫恭本人又在之前與張飛有各種聯系,自以為在漢軍那里有大腿可以抱,也就對瀛洲潛藏的妖魔持淡然態度……妖魔血肉再神奇,難道能治愈他的不治之癥?
公孫恭自始至終就沒有恢復遼東水師的雄心壯志……于是想撿現成的司馬懿倒霉了,拿到了遼東,短期內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出海。
事情就是這么的可笑,現在自己父子就像一頭撞在陡峭山壁上被彈回來,與大魏百官縮在角落里固守……不,更像是擠在劍鞘里的蟲群,待利劍對著鞘口推進來時,血肉必然會化為齏粉。
慷慨報國?
司馬師腦海里就沒有這種概念,武皇帝、神宗皇帝已經用血淋淋的漢室老臣及家屬、親友的頭顱、生命告訴了大魏的百官:做忠臣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所以刀子沒有砍下來之前,不妨好好考慮一下究竟要不要做忠貞不屈的報國烈士。
司馬師默默思索著,而司馬懿下車后找到已經腐爛,被蛆蟲啃食只剩下骨骼的公孫恭遺骸。
盯著眼前灰黑污垢堆積的白骨,司馬懿太多的怒火此刻都莫名的不見了。
情緒也漸漸恢復,趨于冷靜。
人死不能復生。
生人還有生人的事情要操持,不應太過掛念前塵舊事。
可以娶新妻,甚至可以納妾,還能生育更多的孩子。
望著腥臭污垢堆里的白骨,司馬懿恢復理智,但依舊是一副陰鷙神情,仿佛非常的想不通,眉宇間有一股蠻橫、自以為是的兇頑。
儼然一副我很不好惹的神情,令人不由退避三舍,不敢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