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簡單拜訪諸葛亮后,尚書臺方面跟進,一同前來咨詢諸葛亮。
蔣琬來的最早,與諸葛亮在花園散步,多少有些好奇:“丞相,姜伯約何等人也,竟能使陳公一度托付基業。”
諸葛亮左手搖動烏羽扇,右手輕輕撫須,回憶思索姜維給他的印象,沉吟回答:“彼涼州上士也,以如今北府英才之盛,無出其右者。”
論經學底蘊,姜維自然是不合格的……其實諸葛亮自己也不合格。
諸葛家族的家學傳統就是博覽群書、自學成才……所以讀書只求大略的諸葛亮對弟子、門人的要求有些高。
看不上普通的俗人,也看不上正統的經學門人,想找的是那種精通權變的同時,還能很有原則且固執的人。
固執與權變,是兩種對立的性格。
可實際上一個是本性原則,一個是待人接物的處事風格。
顯然,冥冥之中還是有那么點緣分的,諸葛亮怎么看,都覺得姜維很是順眼。
他對姜維的評價令蔣琬多少有些不甘心,皺著眉頭:“丞相,就恐言過其實,貽誤大事。”
“公琰,如今世間還能有什么事情能稱之為大事?”
諸葛亮反問,笑容自若感慨說:“敵國風中殘燭,揮袖可滅。我所慮者,朝堂內爭也。”
內爭,這個話題讓蔣琬陷入成就的沉默。
肯定會有內爭,現在雒陽公卿百官的一切就攥在北府兵的手里,所以在新舊交替之際,還有滅魏戰役面前彼此都很有默契,不再搞事情。
若魏國若滅,那再遲鈍的官員也會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投降的魏國官吏會有機會進入朝堂,并成為一股新的力量。
可如果把魏國這批罪惡滔天的公卿、權貴盡數圍殲,那么就能避免十年內的黨爭。
田信已經提出了解決辦法,現在丞相府要做的事情反而就簡單了,第一是延緩宮室重修工作,第二是配合姜維,保證姜維所部能順利推進,并在今后的戰事中,讓姜維斬草除根。
為避免朝政黨爭,也為了警告后世……諸葛亮同意了田信的提議。
蔣琬之后,黃權也來咨詢姜維的來意。
姜維是田信預選的妹婿,可以說是田信目前的影子,掌握著關隴地區最大的機動力量,在田氏、北府舊將、天水豪強支持下,姜維完全可以代替田信撐起一片天。
所以陳國郎中令姜維是個十分重要的人,哪怕晉升的速度、渠道有些快的不可思議,可姜維就是根基牢固。
踩在田信刻意拓實的地基上,姜維可以隨時作為北府應急的替身……就如漢初高祖皇帝封壇拜將一樣,當時選韓信,就有確立軍事繼承人的意味。
韓信、劉封都是類似的存在,現在的姜維也是這種存在。
在姜維被田信處理、搬走之前,姜維就是田信的影子,意志的貫徹者。
姜維來雒都見丞相,幾乎可以理解為田信的耳朵、眼睛、嘴巴來見丞相。
同時姜維來過了,那很多事情就應該有了完整的交待,不需要公文反復交流,以確認某些事情。
所以現在姜維代表的田信,已經與丞相達成了實際的約定。
到底是什么內容……現在雒陽朝廷的中高層重臣們自然很感興趣。
沒人敢大意,甚至這類信息會關系自己的前程、生命。
畢竟弘農發生那么駭人聽聞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淪為被栽贓的可憐人。
誰都不想在倒在黎明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