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曹軍東邊是臧霸,東南是聯姻的孫家,西南是劉表,西邊是關中諸將……所以可以投放到前線的力量有限,不敢全力以赴。
而現在府兵可以動員長江北岸的所有人力、物力加入這場戰爭,形勢跟當年曹、袁爭河北不同。
曹軍后路不穩,也不敢打長期對峙戰,無法投入全部力量。
戰術以分割、蠶食、削弱河北為主,仿佛群狼撕咬野牛一樣,是一點點圍獵,以前后幾次的破壞戰爭,前后數年的時間為代價,直到擊潰河北方面的戰心和承受能力,才在最后一戰而定。
基于這場當年許多人參與過的戰爭,所以鄴都的決策層認為北府滅魏,也將是這樣一個反復拉鋸的過程。
認為大魏能扛住北府前幾輪戰爭,只要扛住,就能練出真正的精兵,還是跟府兵有血海深仇的精兵。
可這些人的看法多少有些一廂情愿,又因為過去的污點,司馬懿很難說服這些人……只好曲線救國,刺激府兵提前來攻。
心中敞亮,靜靜等候前線的消息。
一旦消息傳來,就即刻從甘陵后撤到他的大本營,廣宗城。
廣宗城是交通要道,不管府兵怎么進軍,廣宗城是繞不過的一道必經之處。在這里集結足夠多的軍隊,必能吸引、牽制府兵主力,為鄴都方面減輕壓力。
鄴都這里能穩住陣腳從容應對,那圍繞鄴都建立的衛城、外圍據點,要塞城市就能穩定防守。
若是北府主力圍住鄴都,再聚集力量掃蕩、拔除鄴都周圍的據點、衛城……那就糟糕了,因此必須從側翼吸引、分攤府兵的主力。
“父親,夏侯楙急報!”
司馬師闊步而來,手里攥著軍情急遞,雨水打濕衣袍,聲音急促:“敵兵自高唐津渡河,約有五千之眾!”
假寐的司馬懿被驚醒,稍稍愣神聽了個五千之眾,隨即深呼吸身后接住竹筒,用指甲劃開漆封取出帛書,攤在手掌上下審視字跡。
五千之眾,以府兵軍制,那應該是第十四昭仁師六個團里的一個,一個團兩千人,加上水手、附近征發的郡兵、民壯,規模就在四五千左右。
昭仁師是漢成祖皇帝的中軍主力改編來的,其中中高層軍吏還是成祖皇帝揀選、提拔的,自是不缺作戰勇氣。
從高唐津到甘陵也就百余里路程,司馬懿盯著日期,見竟然是昨天下午夏侯楙從二百多里外的修縣發來的,頓時驚駭的皮肉顫抖,眼睛瞪的圓溜溜。
修縣在高唐津東北二百里,從夏侯楙在二百里外得到高唐津的軍情,然后再向二百里外的自己發出通告……而自己實際在高唐津百里外。
繞了一圈的軍情急遞,這意味著昭仁師并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或許這支先頭渡河的府兵目標是修仙的夏侯楙。
夏侯楙才是魏軍東線指揮,負責統合清河、河間、渤海三郡的防務。
想到府兵的探騎偵查能力,或許已經盯上夏侯楙派到甘陵的信使。
也感受到了來自夏侯楙的深深惡意,司馬懿不敢耽誤:“速速備馬,與我撤還廣宗城!”
司馬師一愣,不多言語就轉身疾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