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拉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是下大雪的日子,在戶外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堆個雪房子,往里面一鉆。
幻想著這是自己長大后的新家,為自己遮風擋雨。
幻想著自己長大了,有能力可以獨自闖蕩。
如果可以,她不想這么早熟,也不想這么早面對一大堆煩心的事情。
如果可以,她也希望自己能在福利院里呆到更有把握登上鈴蘭大會舞臺的時刻,一鳴驚人。
沒有那么多的如果,她提早離開了福利院,無比堅決。
然后一頭撞上了萬年青,渾渾噩噩地過著亂七八糟的生活,最后把命也弄丟了。
蜜拉面臨的霸凌很嚴重。
女孩子們孤立她,放出話來,男生誰要是和蜜拉一起玩,她們就針對誰。
那個時候的蜜拉不太清楚自己為什么不討人喜歡,她很努力地去加入各種圈子,但是得到的卻是排擠與嘲笑。
長大之后,她才發現,自己犯下的錯誤就是,在一群過于平庸,且胸無大志的人中,表露出了超人一等的決心,能力,以及燦爛的夢想。
恰如路德教育阿塞蘿拉一樣,不要隨便在不認識的人面前展露自己的聰明。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聰明人,有聰明人就會有蠢人,誰會想當那個陪襯呢?
在路德的認知當中,學霸一般是校園關系里最超脫的一群人。
學習好天生似乎就有一種神奇的光環,讓人忍不住想要贊嘆于他的學識,產生自慚形穢的自卑。
于是壞小子們自知與學霸玩不到一塊,也懶得與學霸起沖突。
畢竟考試時那在班級里流動的小抄,多少是他們這些人應付家長的最后指望。
蜜拉不僅是學霸,夢想也格外遠大。
想要成為神奧地區首屈一指訓練師的夢想說出來之后,她收獲的是各種各樣的挖苦和嘲諷。
在一群只是想要得過且過的人面前高談做自己對未來的計劃,激化了他們對于蜜拉的厭惡。
于是,被捏碎的紙屑被后座的人丟進了蜜拉的頭發里。
蜜拉的用的文具經常會消失。
放學回福利院宿舍,自己的鞋子不翼而飛,第二天再出現已經是破破爛爛。
蜜拉是整個福利院里唯一沒有新衣服的孩子,外界運送來的捐助,她只能最后去選,剩什么就是什么。
打飯時候她靠前站就會被其他女孩子擠到后排。
起初,還有些人愿意為蜜拉發聲,但是在蜜拉接連幾次和女生小群體里的人發生矛盾,老師出來詢問情況后,說了這么一句話。
“為什么總是你?”
蜜拉怔住了。
總是蜜拉與人發生爭執,總是蜜拉在控訴別人欺負自己。
“那么為什么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呢?”
“我也想知道!”
蜜拉對老師大吼的這一聲直接讓老師認為蜜拉理虧。
她沒有繼續深入追查,而是各打五十大板,宣布兩邊都有錯,然后就離開了。
原本愿意為蜜拉說句公道話的孩子們沉默了,他們不怕女生群體的威脅,但是卻害怕來自老師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