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秀才公李思。”見到陳中陽發問,何忠立馬向他介紹。
李思朝著陳中陽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剛聽何伯說起你。”
“原來是李相公,久仰久仰。”陳中陽聽到何忠的介紹,立馬肅然起敬,朝著李思拱了拱手,隨后在前引路道:“走吧,在這也不好說話,去我家坐坐。”
李思見陳中陽相邀,也不好拒絕,同時他也是有所求,所以索性就跟上了陳中陽。
而一旁的何忠見到李思跟上了,便也是笑了笑,跟了上去。
只是兩人沒有見到的是,在他們走后,桃林微微顫抖了一下,有些桃樹的根須都從地上伸了出來,帶起一些白森森的骨頭。如果有人仔細看的話,必然能看得出這骨頭不是動物的骨頭,而是人的骨頭。
只是這桃林樹根的動作非常隱蔽,就算認真去看,也不一定能察覺到異樣。
李思和何忠隨著陳中陽在桃林中七拐八拐,終于見到了一個小院落。
這院落大概也就是七八十平米,其中房屋也就是五十平米左右,是一間用木頭和茅草搭建出來的簡易木屋。
見到這院落,李思不由有些神往,笑著說道:“在這院落中住著,已經是算的上半個桃花仙了。”
走在前方的陳中陽腳步不由一頓,有些好奇問道:“什么桃花仙。”
李思也是一愣,隨后想起,這并不他以前的世界,并沒有唐伯虎寫《桃花庵歌》。
于是他笑著說道:“那桃花仙是一位詩人,他以桃花仙而自喻,并且寫下了一首詩,名為《桃花庵歌》。”
“哦?不知李相公可否詳細說說。”陳中陽見李思這么說,頓時也起了興趣,不由追問。
一旁的何忠也流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李思聽到陳中陽追問,微微沉吟了下,便說道:“也行,這位詩人名為唐寅,你要記住了。”
他還真怕這兩人把詩詞安在自己身上,他也不想因為這首詩出名。
見陳中陽和何忠點頭后,李思便看向了桃樹林,微微醞釀一陣后,便抑揚頓挫的念了起來。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陳中陽和何忠聽到這一句,頓時有些失望,這一句雖說不錯,但是也有些像打油詩。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聽到這一句,陳中陽兩人頓時流露出驚艷的神色,如果說上一句有打油詩之嫌,那在這一句算得上畫龍點睛了,他們置身于桃園,仿佛看見了一名桃花仙在桃花庵中悠然自得的模樣。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頓時,這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陳中陽和何忠二人聽到這一句,仿佛已經見到一名以酒為友,以花作伴的桃花仙,也從這句詩中品出了桃花仙對酒和桃花的執著。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