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晧然跟那笑靨如花的婦人點了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
聶云竹一襲白衣,美艷不可方物,那雙白皙的玉手正撥動著算盤,抬頭看到林晧然歸來,便欣喜地說道:“公子,你且先上樓,我準備了些茶點,一會便給你端上去!”
生意很是火爆,她顯得很是忙碌。
林晧然微微點了點頭,便轉身走上了二樓。
兩樓很是熱鬧,一些書生圍在掛著字畫的墻前,或是沉思,或是撫須,或是搖頭,有的書生則在那里爭論不休,卻不知在爭什么。
先前的以“竹”題詩的活動結束,由石城縣內的一個公子哥拔得頭籌。自然不是他文采最高,而是他本身交友廣泛,又有足夠的銀兩支持。
現在卻是換了一個活動,是幾幅上聯,尋找能對到下聯的人才。“凡對上任何一對,可得到一桌美食”,這是活動的一個大彩頭。
“煙鎖池塘柳。”
“靜泉山上山泉靜。”
“寂寞寒窗空守寡。”
“煙沿艷檐煙燕眼。”
“岑溪山水今奚在?”
……
這墻上懸掛著五副對聯,看似簡單,但卻暗含玄機,是后世公認的絕對。
第一個對聯,字字嵌著五行偏旁,且意境很妙。
第二個對聯,是一個回字文對聯,反過來讀也是一樣。
第三個對聯,字字嵌著同一個偏旁,而且意境通暢。
第四個對聯,字字都為一個讀音,而且意境美妙。
第五個對聯,將“岑溪”這個地名拆成了對聯!
……
在明朝讀書人的眼中,文字便是一種精神糧食。看著如此玄妙的對聯,盡管大家都對得不是很好,但卻紛紛陶醉其中。
正是這五聯對聯,將石城縣的秀才和舉人都引了過來,讓到這里的文人氣氛好得一塌糊涂,而酒樓呈現著將來能跟富貴酒樓相抗衡的架勢。
林晧然臨窗而坐,望著遠處的飛檐,又遙望城外的大山,突然間有點郁卒。他如此的聰明,世人卻這般愚頓,這智商該如何才能保持呢?
煩!煩!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