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遠平深吸一口氣,然后對毛惇元/金達等人同情地道:“幫著人家忙前忙后,結果人家現在風光了,你們卻被人丟在一邊,我是真替你們感到不值!”
這話無疑是在挑撥離間,但卻不得不說,效果卻奇好。
毛惇元/金達是參與《談古論今》第一期撰編工作的,有著“從龍之功”。諸大綬被單獨叫進去,倒沒有什么異議,但徐渭/陶大臨跟他們平級,自然是心生不憤了。
特別是毛惇元的心里極是不好受,他的金榜排名在徐渭之上,理由地位更高一些才對。但林晧然卻獨叫徐渭,而沒有叫他這位榜眼出身的編修。
看到毛惇元等人的臉色,徐遠平的嘴角微微翹起,目光環視著后面的史官道:“按我說,咱就應該一起向掌院提出建議!林修撰終究還是太年輕,根本無法擔任這個重任,應該由掌院本人親自負責撰編《談古論今》第二期!”
這個提議無疑極有誘惑性,先是要求合理,后是要討好吳山。而若分配權轉到吳山手里,那他們就有望分得一杯羹了。
這個建議一經提出,不要說是那些沒有參與撰修《談古論今》的史官,哪怕毛惇元等人都亦是有所心動。
不過他們那個心動卻是一閃即逝,因為諸大綬從偏廳走了出來,讓先前參與撰修《談古論今》的史官到偏廳相商。
誰都知道這個相商,意味著什么!
毛惇元等人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喜不勝收,屁顛顛地跑了過去。先前他們錯以為林晧然過河拆橋,但實質是一個天大的誤會,人家并沒有忘記他們,那天大的蛋糕會跟他們進行瓜分。
徐遠平看著毛惇元等人興高采烈地跑進偏廳,臉色顯得很是陰沉,當即朝著在場的曹大章和鄧長生兩位修撰道:“不知兩位對我的建議,意下如何呢?”
曹大章倒是意外于徐遠平的態度,這人竟然能放下雙方的仇怨,想跟他一起聯手整挎林晧然。出于利益考慮,他亦是權衡著這個建議的可行性,同時抬頭望向了鄧長遠。
鄧長生已經年過六旬,是老牌的翰林,仕途已經沒有太高的期盼。雖然資歷擺在這里,但想直接登上韓林侍講,比林晧然的機會還要渺茫。
但他終究是老資格的翰林修撰,若三人能聯手向吳山提出這個建議,確實有可能會取得成功。
鄧長生有所意動,但為人慎重,對著徐遠平又是問道:“若由掌院負責撰編《談古論今》,那文章該如何選取呢?”
“自然是公平競爭,不論親疏遠近,誰的文章好就選誰的!”徐遠平看懂了鄧長生的心思,心里涌起一陣狂喜,當即得意地大聲道。
只是他的笑容很快就僵住了,因為林晧然不知什么時候從偏廳出來,就站在他的不遠處望著他,而在林晧然身后的徐渭和陶大臨,卻是對他怒目相視。
這邊正在密謀,結果卻給正主逮得正著,一般人怕是要找個地縫鉆進去。
徐遠平不是一般人,臉皮厚比城墻,卻是挑釁地望向林晧然,眼睛仿佛在說:老子就跟你唱對臺戲,你能拿老子怎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