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一個市舶司就頂廣東一省稅收,這才是臣子的典范!”嘉靖望著堂中的官員,不吝褒詞地贊揚道。
眾官員聽著這番話,雖然很是忌妒,認為這個林文魁實在太不合群,但卻不得不承認這人確實是天縱奇才。
現在做出這等成績,廣東開海無疑算是取得了全面的成功,起碼廣東市舶司斷然沒有再關閉的可能性,而林晧然將成為開海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嚴嵩輕咳一聲,呂本突然奏事道:“皇上,廣州知府兼廣東巡海道副使林晧然稱南洋土著不知鐵鍋、鐵鍬等鐵器,故而販運于南洋利達幾倍。只是廣東地區受制于煉鐵不足,故請容許廣東大煉生鐵,從而爭取明年廣東市舶司歲入八十萬兩的目標!”
八十萬兩?
眾官員聽著這個數字,心頭又是猛地一驚,這林文魁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一個瘋子。
嘉靖沒有表露出態度,而是淡淡地道:“你們都起來吧?議一議,此事是否可行?”
“此事萬萬不可!廣東地處邊陲,且正是多事之秋,一旦生鐵產量猛增,難免被賊人所利用,從而引發更大的禍事!”兵部尚書擁有著很強的危機意識,當即站出來反對道。
“臣附議!鐵器關乎大明安危,豈能因小利而立于危墻下,林晧然此乃誅心之論!”周延顯得越戰越勇,站出來旗幟鮮明地反對道。
嚴世蕃似乎是跟他杠上,卻是冷哼道:“周大人,若是增加一點生鐵量,就害怕動搖大明根基,那跟因噎廢食有何區別?我們做臣子就該為圣上解憂,而不是在朝堂沽名釣譽,一年到頭啥事都沒干一件!”
卻不是他多么支持林晧然,實質他對這號人仍然不感冒,但抬高林晧然無疑能夠有效打擊到周延。
只是他恐怕亦想不到,這個言論一出,半數的官員都臊紅了臉。
“廣東生鐵主要是打造鐵禍供于南洋,既能增加大明財政收入,又不會對大明產生危害,臣認為應當準許林晧然的請求!”呂本適時站出來表態道。
“臣附議!”戶部尚書吳鵬跟著表態道。
場面無疑是嚴黨占優,但誰都明白,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皇上的態度。
咚……
一個悠長的鐘磬聲傳來,嘉靖發話道:“徐閣老,你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眾人的目光不由落向漸得圣上恩寵的徐階,想知道他會怎么表態。
徐階上前,略作沉思才回答道:“微臣以為,許尚書和周御史的顧慮不無道理,他們亦是為大明的基業著想,但如果加煉的生鐵不多,倒不需要過于緊張!”
嚴世蕃聽到這番話,卻是翻了一個白眼,繞了半天等于沒說。這量的多寡,并沒有權衡的標準。
不過,他亦是知曉徐階的風格,歷來都是穩字當頭,特別是摸不清圣上的意圖前,斷然不會輕意表態。
咚……
一聲悠長的鐘磬聲傳來,嘉靖發話道:“嚴閣老,你以為如何呢?”
嚴嵩坐在銹墩上,探著身子認真地聽著,卻是明顯慢半拍地抬頭,知道是皇上詢問他的意見,沉思一會才顫顫巍巍地回答道:“老臣認為生鐵之事,可以如當初廣東開海一般,讓廣東方面進行嘗試。如果效果良好,咱們朝廷就進行支持,若是真出了差錯,我們再進行禁止!”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是點頭,發現當真還是嚴閣老處事更顯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