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官員根本不知情,卻以為揪到了嚴嵩的痛腳,還是紛紛上奏疏干擾圣上的修玄,最終他們是有理變成了無理。
當下,只要他稍微動作一下,讓高耀到宮里面見圣上,避重就輕地認錯。那高耀便會安然無恙,自然亦不怕尹臺的繼續攻擊。
“孩子明白了,我這傳消息給高耀,讓高耀早做準備!”徐璠欣喜地答應道。
咦?
徐階的目光落向手上已經翻開的奏疏,臉色卻是一愣,突然發現他將問題想簡單了。
他連接翻出三份奏疏,卻全都是彈劾奏疏。不過矛頭并不是指向徐爌,亦不沒有指向當朝的戶部尚書,而是指向了八位監察御史組成的小團體以及順天府尹黃仲達。
在徐爌的鼓動下,都察院有八位監察御史一起彈劾林晧然,直指林晧然這是“吹毛求疵”和“挾私報復”,將林晧然推到了浪尖上。
不得不說,徐爌的自作聰明之舉,反倒是給事情產生了火上澆油的效果。
“堂堂監察御史不糾正官風,反倒責怪于盡忠職守的官員吹毛求疵,豈不是謬乎!”兵部主事寧江。
“高公子何以出獄,堂堂的監察御史何以護送,豈中緣由為何不察?反倒攻擊林府丞挾私報復,這又是誰公私不分?”工部主事楊春來。
“順天府尹黃仲達兩次釋放高公子,這倒不是‘吹毛求疵’,但簡直是包庇罪犯!此間的失職,為何不進行糾察?”翰林院編修徐渭。
……
在整個事情中,不僅是徐爌要承擔罪責,戶部尚書高耀亦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連同順天府尹黃仲達和高公子都難辭其咎,還有那八位監察御史亦有不當之處。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問題這才全面地被捅了出來,所涉的相關人員不僅是高耀、徐爌和黃仲達,還有高公子和八位監察御史。
林晧然揪著徐爌發難,哪里是害怕高尚書和黃仲達,分明是為一場全面戰斗埋下了伏筆。而尹臺指向高耀,林晧然的三位好友卻指向了黃仲達和八位監察御史,讓到事情當即升級為團體戰。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古人誠不欺我啊!”
徐階看著這三份奏疏,眼睛顯得頗為復雜地自語道。
他一直以為已經很看重林晧然這個人了,但此刻發現還是遠遠低估,林晧然從廣東歷練歸來已然是一把鋒利的寶劍,此等謀劃能力已經足以參與到政治戰爭中來了。
“爹,你說這都是那小子的詭計?”徐璠還沒有離開,顯得難以置信地瞪眼道。
徐階苦澀地點了點頭,將手上的奏疏放下,對著徐璠輕聲吩咐道:“你去將高耀請來吧!”
“好!”徐璠的眼睛微亮,深知老爹才是真正的官場老油條,便是興奮地答應下來道。
在離開值房后,他并沒有到工地支使心腹去請人,而是選擇親自奔往戶部將高耀請來,想要商量出一個完美對策,將這幫土雞瓦狗給一一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