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著長衫的康晚榮走進來,顯得恭敬地輕聲施禮道。
林晧然做事有雷厲風行的范兒,聞言便直接說道:“是的!我看過你的書稿,寫得很好!只是人物還得再具體一些,不要過于臉譜化,一定要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
“謝東翁教誨!”康晚榮很是虛心受教道。
在這些年的相處,以及赴京的路上,他沒少講到林晧然給虎妞講一些武俠故意。得知這個故事為林晧然所編,但并沒有錄入書中,他是深感惋惜。
得到林晧然的許可,加上虎妞的轉述,他決定效仿昔日孔圣人的弟子編修《論語》般,將這個故事給編寫出來,從而能夠流傳于世。
事情本算是他的一個小愛好,但十多天前,林晧然卻是突然問起了這一件事,而且要去了他先前所寫下來的手稿。
而后,在林晧然的指導下,他對《射雕英雄傳》重新進行修改,并以他康晚榮的名義進行發表。只是他不愿意侵占老師的東西,在意識到確實不宜用老師的名義發表,便選用了“金庸”這個新號。
林晧然微微點頭,便是將手稿遞回給他道:“你寫得很好!拿回去做些修改,明日繼續刊登在新一期的《順天日報》上。”
卻不得不承認,吳道行看人還算挺準的,這個康晚榮確實是一個有才之人,其寫作的能力天賦極高。或許閱歷的緣故,加上在科舉一途的不得志,反倒讓康晚榮將他這種才能表現得更加出色。
假以時日,其水準定然能夠超越《射雕英雄傳》,成為這個時代大師級的人物。
“是!”
康晚榮接過手稿,便是退了出去。實質上,他已經喜歡這種寫作的感覺,喜歡這一種俠客精神,更是沉醉到武俠世界而無法自拔。
事情有喜亦有憂,《順天日報》的銷售并佳。
從免費到收費,這無疑是要經歷一種陣痛。
在享受到免費的福利后,突然間需要收取十文錢一份,確實令很多人一時接受不了。正如黃仲達所說的那般,古往今來值錢的書籍都是名師大家的文章或詩詞,這些帖書倒騰出來的東西實在上不得臺面。
亦是如此,《順天日報》收費版賣了一整天,結果賣出僅是幾百份左右,而這點錢遠遠彌補不了《順天日報》的成本和日常開銷。
“幾百份?怎么會這么少?”
林晧然看到最新銷售數據的時候,眉頭不由得微微地蹙起。
雖然深知收費之后,《順天日報》的銷量必然會雪崩,會有很多士子放棄閱讀《順天日報》,但這個銷售數據還是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京城的讀書人占比是最高的,特別還是京察和會試期間,識字的人員恐怕達到數十萬之多。而當下大明讀書人的腰包最鼓,書籍市場的份額少數也有幾十萬兩。
只是僅僅幾兩的銷售額,實在是過于打擊人的積極性,以致他都開始懷疑日報模式的可行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