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雷通判等官員和順天府的士紳早已經在這里等候,當看到那一支儀仗隊出現,很多官員臉上當即涌起出興奮的笑容。
雖然大家對林晧然已經很是熟悉,但儀式卻一點都不能少,他們要在這里迎接著長官上任。
陳通判和戴通判等官員亦是在場,只是他們的臉上并沒有喜氣。陳通判倒還能輕松點,畢竟他一直都是站在林晧然的對立面,倒是戴通判這個叛徒卻是欲哭無淚,感覺離地獄又近了一步。
八抬大橋、旗牌儀仗,一把大褐傘,正吹吹打打地由遠而近。旗牌打著“丁巳科石縣案首”、“丁巳科高州府案首”、“丁巳科高州院試案首”、“丁巳科廣東鄉試解元”、“戊午科會試會元”、“戊午科殿試狀元”、“六元及第”、“大明文魁”、“順天府尹”等字樣。
功名就像是一份出生證明般,將會伴隨著這位官員一生,而縱觀整個大明朝,已然沒有一位能像林晧然這般壯觀的排場。
圍觀的百姓看著這些旗牌,卻是瞠目結舌,對此更是稱贊不已。這便是功名的一個功效,如果嚴世蕃就任順天府尹,那就不是鮮花和掌聲,恐怕是臭雞蛋了。
林晧然端坐于轎中,目不斜視。他身穿嶄新的緋色官服,胸前的補子不再是云雁,而是孔雀,頭戴烏紗帽,腰間是一條金帶,掛著一塊佩玉,毅然是本朝三品官員的公服。
城門前,又是舉行三接三迎的儀式,接著眾官員和士紳簇擁著轎子進入北京城。
林晧然已經是第三次就任一府首官,已然是熟知其中的流程。
儀仗隊從東直門進城,由東直門大街拐入崇文門大街,到了北居賢坊的城隍廟拜祭后,便是回到靈椿坊的順天府衙大院。
林晧然從轎中下來,以三跪九叩之禮拜儀門。在進入儀門后,甬道中同樣立著“戒石亭”,假亭中一塊大石正面刻著“公生明”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踏入月臺,跨上丹陛,先朝西苑方向進行三跪九叩大拜,接著再拜已經擺放在案上的那枚銀官印,這便算是正式上任了。
順天府在區域上歸屬于北直隸,只是現在的北直隸跟后世的滿清時代并不同,當下北直隸既無布政使司,亦無督撫衙門。
縱觀整個北直隸地區,反倒是順天府衙這個正三品衙門最大。一旦北直隸境內涉及到刑事案件,甚至都不需要到縣衙,直接到順天府衙遞狀子即可。
單就地方的行政劃分,順天府衙已經是處于北直隸的最頂端,手里握著極重的權柄,更有權受理全國的刑事案件。
林晧然現在就任順天府尹,隱隱有一方諸侯的味道。雖然頭上頂著六部衙門,但財權已經有獨立之勢,而他的升遷早已經脫離吏部的掌控,主要是在內閣和皇上那里。
最為重要的是,順天府尹由于管理著北京城,一直有著直接面見圣上的權力。單是這一點,便已經跟六部尚書看齊了。
只是在儀式完畢之后,他的右眼皮卻是突然間跳動,讓他心里隱隱感到一股不安。站于公堂上,他的眼睛顯得憂慮地朝著西苑的方向望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