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氣悶熱難熬。對于養尊處優的官員更是如此,故而京城的冰價一再走高,預計到六月會創下近幾年的新高。
林晧然一家已經不再到府衙后宅,而是選擇定居在金臺坊的林宅中,因為林家宅子有池子和水榭,住得明顯要清涼很多。
順天府衙,簽押房內。
身穿一件汗襯的林晧然坐在桌前,桌上擺著一摞高高的公文,那張英俊的臉蛋顯得頗有威嚴,正聚精會神地處理著公務。
自從鼓動同科上疏彈劾高耀后,他便將精力放到府衙的大小事務上。關于查核戶部賬本一事后續會如何發展,已然不是他能夠掌握之事,畢竟他僅僅只是正三品的順天府尹。
雖然在地方官員看來,他這個順天府尹已經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只是他心里卻很是清楚,他既決定不了政策方針,更影響不到嘉靖帝的決定。
林晧然已然暫時摒棄京城的官場爭斗,全心投入于公務之中。雖然他自認不算是好人,但卻還算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男人,勇于擔負起治理順天府衙的重責。
跟著這時代地方長官所追求的“政通人和”不同,他追求的是地方的“經濟繁榮”,令到京城不僅是士大夫們的樂土,更是普通百姓的樂園。
亦是如此,他已然開啟著如何為百姓“減負”和“創收”。
林晧然查閱了順天府大量的人口、土地、錢糧等檔案資料,當下正翻閱著順天府的徭役情況。只是看過具體情況后,他的眉頭深深地蹙了起來,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身處于京城的百姓是幸福的,但事實并非如此。雖然毗鄰著京城的繁華,但其“提編(額外加派)”卻是層出不窮,令到百姓的負擔驟然加重。
有數據為證,順天府的夏秋兩稅額折銀十萬零九千兩,但提編卻已經多達十一萬二千六百兩,相當于向百姓再征收一次夏秋兩稅。
如果是富裕的百姓還好,亦是生活窘迫的百姓還要負擔如此之重,恐怕真的要進行逃亡了。
林晧然看到這一個數據后,暗暗地倒吸了一口冷氣。若是這提編不加約制,如此這般持續下去,順天府的百姓別說要過富裕的日子,恐怕會加入浩浩蕩蕩的流民軍團。
正是這個時候,一個小老頭從外面匆匆地走了進來。
“東翁,這里各色訴狀八十七宗,有三十宗是刑事案件,其中有兩起案子你恐怕得盡快處理!”孫吉祥抱著一堆狀子走了進來,顯得匆忙地說道。
今日是放告的日子,順天府衙會收受訴訟。由于順天府衙有受理全國刑事案件的權力,故而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申冤者都會涌到京城,將狀子遞到順天府衙進行申訴。
林晧然并不是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長官,早已經進行了明確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