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這是很多官員的追求。王安石變法之所以讓人詬病,主要是沒能改善朝廷財政問題,又沒能讓百姓受益。
吳山不知是吸取了教訓,還是本身便守護著底線,顯得希冀地望向林晧然。
面對著這種問題,絕大多數人都肯定知難而退,但林晧然迎著吳山的目光,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道:“泰山大人,小婿確有一策可解朝廷之困而利萬民!”
“何策?”吳山看著林晧然說得如此嚴肅,顯得凝重地問道。
林晧然在追逐權勢的同時,并沒有忘記身上所肩負的責任,除了要坐上首輔的寶座,更要帶領這個漢家王朝走向繁榮和強大。
他心中早有定計,抬頭望著吳山斬釘截鐵地道:“推動江浙開海!朝廷大力發展絲綢產業,用絲綢從佛朗機人手里換取白銀,引海外白銀充實太倉!”
雖然得益于兩條母親河的灌溉,孕育出最燦爛的華夏文明,其科技更是一度引領全世界。只是論及白銀的數量,卻遠不是太平洋彼岸的南美洲的萬一,是貨真價實的白銀稀缺國。
現在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推動海外貿易,用大明精美的商品從西班牙或葡萄牙手里換取南美的白銀,通過關稅收入充實國庫。
隨著這些白銀的流入,不僅能夠充實太倉,更能夠刺激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
這是林晧然提出的期許,更是他將來的政治構想,通過開海來拉動大明的商品經濟,讓大明變得更加富強,成為東南亞國家的榜樣。
吳山說不上是開海派,但亦算不上是禁海派,沉吟卻是搖了搖頭道:“此策不妥!當下江浙的倭寇剛剛稍微平息,朝廷這才喘了一口氣。若是我這時提出江浙開海,這里的風險太大了,現在大明不可冒這個險。再說了,廣東方面取得如此佳績,你可知寧波市舶司為何至今都無人提起要重開?”
林晧然雖然回京城已經將近半年,但這京城的水太深,有些東西亦是摸不清,當即認真地詢問道:“這是為何?”
“以袁煒為首的官員反對!”吳山迎著林晧然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說道。
江浙是富庶之地,故而歷來重視科舉,培養出很多士子進入官場。隨著袁煒入閣,隱隱成為朝堂的一股不容小窺的力量。
如果他們都站出來反對,不說嚴嵩現在的權力大不如前,別怕顛峰之時的嚴嵩亦會考慮江浙官員的意見。
“岳父大人,你可知他們為何反對?”林晧然蹙起眉頭詢問道。
“反對的聲音大抵是捍衛祖制或擔心倭患失控,但這應該不是主要原因,只是更深層的原因我亦不知曉,倒聽說江浙那邊的官紳和大地主都很強烈反對!”吳山顯得推心置腹地說道。
林晧然卻一下子捉到了關鍵點,坐擁著大量田產的地主或官紳階層確實會成為阻力。
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他們是農業經濟體的受益者,由于對佃農或放貸的需要,更渴望于百姓陷入赤貧或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