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著這番話,臉上卻是不甘露出苦笑之色。
雖然這些話過于勢利,但卻是一個事實。楊選現在是掛銜兵部左侍郎,過于出彩會威脅到楊博,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堅持一個中庸。
寧江當即怒目相向道:“咱大明的軍隊日益墜落,便是給你這種貪生怕死的官員給害的!”
“就你這個脾氣,這輩子都休想到邊疆領兵。當下的朝堂就是要一個穩定,只要蒙古騎兵不打到北京城下,誰都會眨一只眼閉一只眼!”楊富田反唇相譏地道。
林晧然心里亦是無奈,朝廷為了緩解大明財政的問題,進而不斷選擇對九邊的軍費進行裁減,致使現在邊軍的戰力進一步削減。
當然,造成當前邊軍戰力羸弱的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亦算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嘉靖在否決夏言當初主張的收復河套計劃后,朝廷這些年一直都是采用防守的戰略,基本上是徹底放棄進攻的作戰計劃。
現在徐階上臺后,更是沒有打算解決這個問題,反倒象征性地整頓邊軍將領的貪墨問題,接著便是削減九邊的軍費開銷。
正是朝廷這種消極的作戰態度,卻是令到蒙古那邊的部落越來越輕視大明,甚至一個蒙古部落都敢于殺進遼東來了。
看著寧江和楊富田發生爭執,林晧然正想要出言勸阻之時,林福突然猛地推開門,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說是有圣旨到了。
圣旨?
在聽到這番話后,眾人都不由得愣住了,紛紛扭頭望向了林晧然,眼睛多是不解之色。這個時候,突然下達一道圣旨,完全不知道是福是禍。
“我先行失陪了!”
林晧然的臉上保持著平靜,站起來對著眾人施予一禮,便是朝著前院大步走去。
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極不好的預感,先前他聽到過一則傳聞:徐階借著西南總督空缺的機會,想要將自己踢出京城,外放出任西南總督。
徐階想要他離開京城,這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雖然他威脅不到徐階的首輔寶座,但他總給吳山出謀劃策,早已經成了徐階的眼中釘。
只是這個傳聞才傳到自己耳中,而后便沒有任何的下文,以致他一度懷疑是謠言。很顯然,他當時是過于樂觀了。
當下,徐階恐怕是做通了嘉靖的工作,要將他外放到西南出任總督,將他正式踢出朝堂,讓他去對付西南的那些不聽話的土司。
一念至此,他突然感到一股無力感。雖然他很想繼續留在京城參與斗爭,但這個朝堂便是如此,對手從來都不會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