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晧然將狼毫筆遞交給旁邊的林福,對著眼前的李財主微微一笑,指著剛剛寫好的那一副字道:“本府尹沒有什么贈予李員外,此字便是聊表本官的心意了!”
面對著這一位數次捐出大額款項的積極分子,他自然不會過于吝嗇,亦是給予這位擁有著數千畝良田的土財主更多的贊譽。
李員外看著這一副字簡直是如獲至寶,但卻是靦腆地拱手道:“林府尹,草民愧不敢當啊!”
以林晧然現在書法的市場,這轉手便能夠有一大筆的進項,只是李財主卻沒有這一個念頭。一來,他不缺這點錢;二來,他要的是這個名聲;三來,這收藏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孫吉祥知道李員外這分明是口不對心,根本不可能推辭這份厚禮,幫著將那副字卷了起來并直接遞交給了李員外。
“非也!李員外能夠急鄉民之所急,數次出資幫助百姓修路,此乃一大善舉也!”林晧然輕輕地搖頭,顯得一本正經地贊許道。
李員外從孫吉祥手里接過那副字,面對著高高在上的順天府尹贊許,頓時是感覺人生到了顛峰,顯得恭恭敬敬地施禮道:“如此便多謝林府尹抬愛了!”
“云夢鄉修路的進度仍然由你來監察,一旦有貪墨之舉,即可前來面見本官,本官定會嚴懲貪墨之人!”林晧然用濕布擦了擦手,又是進行叮囑道。
這個集資修道能否能夠持續下去,不僅是要給予這些捐款者好名聲,而且還要保證將這款項能夠用于實處,這樣能夠保持這些出資者的積極性。
正是如此,他不僅將支付的細節公布在順天府衙的公示欄上,而且還讓一些積極的出資者進行監督,從而最大限度地杜絕貪墨。
李員外對這分差事顯得格外的上心,便是真誠地拱手恭維道:“草民遵命!我順天府能有大人主政,乃我順天百姓之福也!”
“李員外過譽了,請慢走!”
林晧然領著雷通判等人將李員外送到門口,這才跟著他作別道。
“草民告辭!”
李員外對著林晧然亦很是恭敬拱手作別,然后抱著那副字興沖沖地離開。
林晧然看著李員外離開,眼睛亦是充滿著憧憬。
貧富分化是哪個時期都無法調和的矛盾,只有上面的富者能夠用自己的財富做一些慈善,這才能夠有效地緩解這一種矛盾。
北京城的貧富矛盾同樣存在,林晧然雖是順天府尹,但在這里明顯不可能跟廣州那般“為所欲為”,故而并沒有太多的生財之術。
他深知京城不乏有錢人,而很多土財主圖的是名聲,故而通過《順天日報》的宣傳方式,鼓動更多的土財主捐資進行修路,從而有利于順天府衙的經濟。
要想富,先修路。
這不僅是后世改革初期的經典名言,放在這個時代同樣適用,很多農作物若是能夠輕易運送到京城中來,那無疑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
林晧然在舉辦大燈會之時,便是意識到這個交通問題。受制于交通問題,特別一旦下雨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這更別提攜帶著農產品進城了。
正是如此,他提出了修路的構想,開始推動了修道的計劃,到現在已經得到了不錯的效果。城東一帶的百姓現在已經能夠通過新修修的道路,將他們自家的農產品運送到京城中銷售。
這些看似不甚重要的舉措,卻是無形中拉動了京城工商業的發展,亦讓到社會財富更容易滲透到底層的百姓中去。
“府尹大人,下官先行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