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才濟之明敏,吏事飭以文章”。
“心行惇潔而學益勤于官履,才識緼藉而政克慎乎國儲”。
……
偏偏地,在當下佛光和塵的官場,很多堂官都愿意給自己的屬官一些比較好的評價,并不愿意輕松跟某位官員進行結怨。
雖然他們能夠否決一個官員,但決定權始終在吏部和內閣,犯不著自己做這一個惡人,跟著一位屬官結下一個“深仇”。
在這一種“寬容”的大環境中,其他官員往往會得到了優待,反觀革新派這邊卻是得到了打壓,故而處境越發的艱難。
“性資和易而應事無失,刑名經歷而讞獄亦詳”。
“性資醇雅而操履克修,才識疏通而出納惟慎”。
“醇實之資恒持于素履,公勤之政屢試于劇繁”。
“性資缊籍,文學素擅于關中;操履端莊,政務克勤于民部”。
……
從這種種的考評中不難看出,具體實績,才能、操守占有重要地位,亦是評級官員的關鍵。而在這則評語中,還會注明“賢”或“否”,從而給該官員評級。
在對屬官們的考評結束后,該堂官拿著這份寫好的考評直接送到吏部,跟著吏部尚書郭樸當面進行面訂,從而杜絕消息走漏的可能性。
吏部的考語由吏部尚書郭樸的所書寫,自然無需要再找第二個人,自己直接進行封存即可,由京察的前一日再進行揭封。
順天府衙,簽押房中。
身穿三品官服的林晧然坐在案前,正在認真地審閱著文書,同時聽取著雷通判的匯報。
由于三月春耕很快到來,他亦是開始關心著百姓的播種的情況。面對一些家庭困難的百姓,他們則是幫忙聯系一些商家,從而給予這位百姓一點幫助。
雷通判負責著農業生產,對著林晧然能夠關心百姓的種子問題,心里亦很是佩服。這種子的好與壞,緊密地關系到夏糧的收成。
“府尹大人,若沒有其他事情的話,下官先行告辭了!”
雷通判看著林福急匆匆進來,一副明顯有事的模樣,看著事情已經商量妥當,便是對著林晧然微微一笑地施禮道。
林晧然亦是注意到林福的神色,便是微笑著點頭道:“雷通判,慢走!”
林福看著雷通判離開,這才將一封書信遞給了林晧然。
林晧然接過書信,查檢信封的火印沒有損壞,這才將信輕輕地拆了開來。只是看到內容之時,整張臉當即便是浮起了怒容。
“質性躁急,遇事不靜!”
郭樸對周幼清的考評出爐,這無疑是一個差評。
周幼清是江西人,昔日能夠被分配到吏部,正是借著江西人這個天然的關系,走了嚴世蕃的路子,從而得到了一個肥缺。
只是說他是嚴黨,這事卻有些牽強附會了。
在嘉靖三十七年那個大環境中,哪怕徐階都是對嚴嵩唯命是從,他一個初入茅廬的官員給嚴府送點禮,這亦是一件極正常的事情。
“走,我們到郭府!”
林晧然當即放下手上的公務,心里當即有了明確的判斷,卻不再跟著郭樸繼續打啞迷,而是直接跟郭樸進行攤牌。
雖然郭樸可能是將周幼清定義為嚴黨,從而將他定為打擊的對象,但周幼清更多還是屬于革新派,郭樸這個考評無疑更多是彰顯出他對這邊的惡意,已然是將矛頭指向了他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