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的目光重新落回竹簡中,卻是開門見山地詢問道:“若是朕派遣你們二人前往淮南推行新鹽法,你們會如何去做?”
“臣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定然為皇上馬首是瞻!如果皇上派臣前往,臣愿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徐璠似乎早有準備,當即一副忠臣的模樣道。
嘉靖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卻是將目光又落向了沉默不語的林晧然。
林晧然面對嘉靖的目光,當即進行施禮并給出三個字道:“臣附議!”
噗!
徐璠正為著剛剛的一番話而洋洋自得,當聽到林晧然這三個字,差點就要當場噴血身亡,這家伙完全是投機取巧。
嘉靖輕輕地翻動擺放在案上的竹簡,又是進行詢問道:“你們以為票鹽法適用于淮南嗎?”
很多事情根本經不住反復的琢磨,經過數日的冷靜思考,嘉靖亦是產生了一點懷疑,擔心這一個新法在淮南的可行性。
“啟稟皇上,此法既然能夠在廣東暢行,自然能在淮南推行!不管地方的阻力如何,臣定然不遺余力推進,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徐璠當即給出肯定的答案,并是表達決心地道。
或許是想到某個無恥之人的投機取巧,在說完這番話的時候,他忍不住望向了旁邊的林晧然,擔心這貨又拋出那三個字。
徐璠的擔心明顯是多余的,林晧然卻是一本正經地回答道:“臣不曾到過淮南,以為此法還得到了地方考察后,方知能不能推行!”
呵……
徐璠的臉上當即浮起了一絲笑容,并輕睥了林晧然一眼。本以為是一個棘手的對手,本以為對方有多厲害,結果卻如此的不堪一擊。
哎!
黃錦看著這一幕,卻是同情地望向了徐璠,心知林晧然這是故意要將機會留給徐璠,敢情是想要將徐階這個傻兒子推進火坑才肯罷休。
“林愛卿,你是在故意回絕朕吧!”嘉靖猜到林晧然的小心思般,顯得不怒自威地望向林晧然道。
“臣冤枉!臣只是就事論事,并沒有推脫之意,還請皇上明察!”林晧然當即進行解釋,顯得一本正經地答道:“徐閣老有言,此法不一定適合于淮鹽,而且臣亦認同岳父的意見,徐少卿確實比臣更為合適!”
既借了徐階的話,又附和了吳山的意思,這個回答可謂是滴水不漏了。而林晧然這個回答,更是發揚了君子之風.
算你還有自知之明!
徐璠聽著林晧然竟然在皇上面前推舉了自己,心里不由得大喜過望,卻是不由得對林晧然減少了一些敵意。他強忍著心中的興奮,靜靜地等候著皇上對他的任命。
嘉靖的臉色陰沉,似乎是對林晧然感到不喜,卻是突然話鋒一轉地詢問道:“林愛卿,你是高州府人士,可知潘茂名其人,有何生平?”
林晧然微微一愣,卻不明白嘉靖為何突然如此一問,但還是搜腸刮肚地回應道:“回稟皇上,臣略知一二。潘茂名,晉永嘉中處士,一日入山,遇老人對弈,旁睨良久。老者曰:“孺子頗解此耶”?對曰:“入由蛇竇,出似雁行”。老者異之,勸令學道,授以黃精不死之方。此后,潘茂名便在掛榜嶺“朝汲泉于此山,暮洗術于鑒水,采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瑤筍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脫塵凡,取精華而去渣滓”,終于煉成大還丹和小還丹,用此神效丹藥,在今高州府和雷州府救治百姓,撲滅了瘟疫。高州百姓念其恩澤,以潘仙之名立廟宇祭拜,而高州府縣治茂名縣便由其名而來。”
“此事果真?”嘉靖猛地抬起頭望向林晧然,顯得十分震驚地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