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偏西,瘦西湖的魚兒游到淺水處覓食,卻不知是先前丟下一個飯團,一群小魚兒正在那里歡快地瓜分著食物。
湖畔邊上的水閣熱鬧依舊,隨著舞臺上的十二名青樓女子登場,周圍又是傳起了陣陣的歡呼聲,正在為心儀的姑娘吶喊助威。
隨著時間的推移,花魁大賽已經接近尾聲,新的揚州花魁很快誕生。
正常而言,花魁的決賽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只是本屆花魁大賽在瘦西湖舉行,若是安排到晚上自然不合適,故而是在將近傍晚時分便會決出新一屆花魁。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十二名風姿各異的青樓女子站到舞臺之中,除了容貌和身材外,她們的才情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無疑是揚州城最頂尖的青樓女子。
若是拋開青樓女子的身份,她們每一個都是相貌出眾的才女,確實比天下絕大多數的女子遠要優秀。
最后一個環節是獻詩詞,很多青樓女子從半年前便已經開始做準備,現在紛紛將手上藏著最好的詩詞在這里亮出來。
十二名風姿卓越的青樓女子在紙上行文,將早已經藏于腹中的詩詞書寫了出來。雖然不會要求是她們原創,但卻要求是新詩詞,且還需要她們親自進行書寫。
在詩詞這個領域之中,達到一定的水準之后,便很難再辨別高與低,其中人言占著很大的因素。
如果一個聲名狼藉的士子拿出上等的詩詞,恐怕亦是被刻意貶低;若是一個頗有地位的人拿出下等詩詞,那亦是被視為中上等。
這些青樓女子或許作詩填詞還不行,但最基本的鑒賞能力還是有的。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她們便是紛紛拿出精美的詩詞,其中不乏上乘之作。
現在到了最后的環節,很多士子再也按捺不住了。
“我贈香蘭姑娘一朵銅花!”
“我贈綺蘭姑娘兩朵銅花!”
“我贈雨姬姑娘兩朵銅花!”
……
在一艘破舊的小船上,一大幫書生顯得爭先恐后的模樣,正是紛紛向著自己心儀的姑娘獻上了花朵。
花朵有金、銀、銅三種,對應的是分別是一百兩、十兩和一兩。
這是主辦方和青樓照顧著各種階層的需要,金花針對豪爽的大金主,銀花則是針對有錢的富家公子和闊綽的讀書人,銅花則是針對底層的士子甚至是普通的百姓了。
雖然揚州是一個富庶之地,但財富歷來都是屬于少數人。哪怕僅僅是一朵銅花,對于很多人而言,亦是一筆可觀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