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關到意圖造反的罪證,免不得嘉靖會因此龍顏大怒,故而伊王這個時候大概開始慌了,故而讓他的兒子冒險進京打點關系。
“伊王派兒子犯險進京,怕是想要進行打點,不想給老師給截住了!如此說來,老師當真還立了一功呢!”蒙詔的眼睛微亮,當即進行道賀道。
林晧然則是笑了笑,亦是沒想到誤打誤撞阻止了伊王世子潛入京城“自救”,不過他亦不會將這當成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王時舉雖然出生在順天府,但一直都是寒窗苦讀,此次南下是他第一次歷練,故而眼界終究要窄上一些,當即便是向林晧然討教道:“老師,伊王當真要謀反嗎?”
林晧然并沒有回答,而是對著蒙詔考究道:“廷倫,你覺得呢?”
“當今天下,哪怕是現在的景王,亦是沒有謀反的資本!伊王之事,怕還是他行事乖張所致,對自身行為不加收斂,最終做出了這等涉嫌不臣之心的舉動,從而授人以柄!”蒙詔結合著自己的學識,當即認真地剖析道。
林晧然滿意地點了點頭,對著王時舉道:“晉卿,可能解惑?”
“弟子已知曉,多謝師兄賜教!”王時舉回禮,又是對著蒙詔施禮,卻又是好奇地追問道:“老師,皇上會如何處置伊王呢?”
“按國法,應當斬之!只是伊王屢次犯錯,皇上都對他進行寬恕,我亦是說不準了!”蒙詔進行回應,目光則是求教地落向林晧然身上。
林晧然看到河道越來越窄,卻是輕聲嘆息道:“為師有沒有阻攔伊王世子進京,此事其實并不重要,關鍵還是皇上怎么看待伊王,怎么處理他跟宗室的關系!”
生活在這個時代,很多東西早已經不能以常理度之,更多還是要取決于當今圣上的抉擇。
嘉靖是以小宗繼大宗,在合法性上存在一定的爭議,特別他堅持繼統不繼嗣,這在早期需要得到宗室的強有力的支持。
亦是這個原因,嘉靖一直加強跟宗室的親密關系,甚至還一度將幾位被除爵的開國國公后代紛紛封侯,成為了宗室利益的守護者。
當然,現在的嘉靖已經徹底掌握住這個國度,而親室已然無法對他的地位造成影響,他對親室的關系已然有更多的選擇。
只是嘉靖是公認最難伺候的皇帝,誰亦不知道他是對伊王繼續網開一面,還是直接以國法斬之。
蒙詔和王時舉輕輕地點了點頭,消化著這些出自老師之口的東西,而船在這時突然停住了,令到他們亦是微微一愣。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