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怕是有所不知,城中的幾個富戶在城外搭的粥棚就施粥兩天,亦是好在聯合酒樓搭的粥棚才不至于挨餓!”
……
在看到聯合酒樓是真的低價買米的時候,人群中的百姓的消息靈通之士迅速成為了主角,正是傳達著新近所發生的事情。
漸漸地,哪怕是再底層的百姓亦是開始了解著這聯合酒樓,進而知道聯合商團更多的善舉,是跟著其他商人不同的“仁商”。
陳掌柜看著賣到大米的百姓久久不肯離去或者想要重新排隊,便是重新站到桌子上朗聲地道:“諸位柳州的父老鄉親,你好盡管放心,我們新收的八十萬斤米會一粒不剩地平價賣給大家!我們前天跟城中二十多名糧商簽了購買協議,他們很快從其他地方運回來四百萬斤的大米,而雷州運來的第一批大米有一千萬斤!本店在此鄭重保證:今后大米的售價只低不高,大家不用擔心接下來買不著米,都先回去明日再來吧!”
很多百姓就是擔心這種好事只有這一次,在聽到陳掌柜的保證后,加之對方明確從雷州運糧,這才放心地離開這里。
不過他們的心里始終是保持著一份感激,心里不停地默念道:“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
“第一批一千萬斤?只低不高?”
錢掌柜直感到昏頭轉向,哪怕明明是烈日當空,但背脊涌起了一股刺骨的寒意,眼前卻是突然一黑,當即失去了意識。
賬房先生和伙記急忙抬著昏迷的錢掌柜離開,回到那間門前已經空無一人的米鋪中。
由于手握著八十萬斤大米,令到聯合酒樓有了不少的底氣。
每人限購三斤大米,而一萬個人前來排隊購買,卻僅是消耗三萬斤。只要再過些時日,那些糧商陸續運米回來,加上雷州的糧道打通,柳州缺糧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正是這五月末的一天,令到柳州城的百姓重燃了希望。
五月過去,六月則是悄然來臨。不過在六月的第一天里,仍然是一個陽光普照的好天氣,天空絲毫沒有下雨的跡象。
林平常跟著往常般,早早爬起床晨練,接著帶著大家到那間店鋪吃桂林米粉。
那個婦人叫陳大妹,自然是知道林平常搞出來的動靜,卻是為著她們專門擦拭一遍桌椅,殷勤地招待著林平常一行人。
“現在柳州城還是缺糧的,只有雷州的糧道打通了,問題才能夠真正緩解下來!”林平常面對著熱情的婦人,亦是冷靜地說道。
事情確實是如此,解決米價是一個成果,但最關鍵還是打通柳州和雷州的糧道,這才能夠徹底解決柳州的糧食危機。
林平常今天的行程在昨晚便有了安排,沈妍和小狐等人出城忙碌,而她則是和阿麗等人直接前往聯合酒樓。
大明官場的圈子并不算大,特別是大明高級官員幾乎都是進士出身,這讓到他們之間很容易便產生了聯系。
柳州府通判翟狄是嘉靖三十七年的進士,從正七品的推官到正六品的通判,這種升遷速度算是不快不慢,現在已然是跟著林平常算是有了一點聯系。
翟狄是寧波府人士,只是落得了三甲進士出身。先是在貴州擔任一個推官,去年剛剛升任到柳州出任通判一職,而他的天花板已然是知府一級。
不過他的家世不錯,亦是立志要做一個清官,故而在柳州城的官聲還算不錯。在受到了林平常的邀約后,亦是欣然前來。
他不是一個迂腐的官員,心知想要從這個泥潭中跳出去,亦或者盡快執管一府之地,則是需要在京城找到靠山,而林晧然這位是普通官員無法觸及的目標。
翟狄一直關注著林平常的舉動,卻是好奇地詢問道:“巡按大人,聯合酒樓以如此價格出售,怕是要虧不少銀子吧?”
“聯合酒樓大概還要從米商手里買四百斤大米,預計會賠三、四萬兩銀子吧!”林平常喝了一口茶水,顯得渾然不在意地回應道。
如果一般的商人要賠掉三、四萬兩銀子,怕是要傾家蕩產了。只是對于現在的聯合酒樓而言,對于現在的聯合商團而言,這都不及一日的進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