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的京城,冰雪已經慢慢地消融殆盡,樹枝鉆出嫩翠的葉子,一群燕子從田間啄起春泥飛翔在蔚藍的天空下,如箭矢般闖進城中成片的宅子中。
正陽門大街車水馬龍,這里的商品琳瑯滿目,天下的商賈和士子匯集于此,更是時不時出現外國友人的身影。
呸!
一口濃痰吐在青磚路面上,吐痰人的臉上透著放蕩不羈那只獨好的眼睛顯得目中無人,渾身彰顯著飛揚與跋扈。
這個獨眼吐痰人囂張舉動當即引來了周圍人的側目,只是大明的百姓通常都不會主動招惹是非,卻是紛紛選擇避而遠之。
在這一個熱鬧的街道中,已然出現了一幫風塵仆仆的官員、衙差,還有兩名手戴鐵鐐的罪犯,另外尾隨著一幫惡奴。
經過數月的押解,嚴世蕃終于來到了京城。
嚴世蕃便是頂著春日肆無忌憚地站在正陽門前,這京城曾經是他讀書和做官的地方,對這里自然是熟悉無比。
只是物是人非,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統領文武百官的小閣老,而是一個嫌疑謀逆的逃犯,等候他的將是朝廷的大審判。
“嚴世蕃,走吧!”騎坐在馬背上的林潤望了一眼地上的濃痰,卻是忍而不發地對著嚴世蕃冷漠地說道。
嚴世蕃用小拇指扣著耳屎,頭亦不回地打聽道:“林大人,現在刑部尚書是誰來著?”
他畢竟離開京城已經將近三年的時間,對于朝堂官員的變化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便是直接向林潤進行打聽。
林潤居高臨下地瞥了嚴世蕃一眼,顯得冷淡地回應道:“現任刑部尚書乃是黃光升!”
“黃明舉?此人倒是有些學識,亦是夠能熬的,但其才能平庸!”嚴世蕃絲毫不顧及來到人家的地盤上,對著黃光升直接進行點評道。
黃光升是嘉靖八年的進士,初授浙江長興知縣,后遷為刑科給事中、兵科給事中,只是不能留京任職,轉而外放地方擔任浙江按察司僉事等職。
嘉靖三十四年,黃光升升任左四川左布政使,而后巡撫四川,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湖廣、川、貴軍務
嘉靖四十年,黃光升再度重返京城,改任工部右侍郎,而后升任南京戶部尚書,現今擔任刑部尚書。
如果要寫一部大明官場的升遷記,黃光升怕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其任職的豐富程度鮮有人能與之比肩。
從知縣起步,接著出任言官,在地方官做到升無可升之時,又繼續擔任地方督撫,而后還擁有南京的任職經歷,今拜六部尚書之一的刑部尚書。
雖然這一條升遷路線顯得曲折,但可謂是大器晚成,這大明又有幾個官員能從三甲進士做到刑部尚書的呢?
不過黃光升得到嚴世蕃如此的評價,卻不知這是一個公允的評價,還是僅僅因為嚴世蕃目中無人的性子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