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亦是聽到了這個咳嗽聲,亦是知曉皇上是有話要說,同樣恭敬地抬頭望向了當今圣上。
在嘉靖沒有明確的態度前,他們能爭得死去活來,但嘉靖已然表態,那么他們縱使有萬千不甘亦得咽回肚子。
嘉靖很滿意地望著二人的反應,顯得一錘定音地道:“楊博此次無過,但亦是無功,他的事情容后再議!”
無功無過?
徐階和吳山像是被各打了五十大板,卻是紛紛將火氣收了回來,恭敬地對著嘉靖施予一禮:“臣領旨!”
黃錦卻是望了一眼嘉靖,知道這表面是各打五十大板,但皇上無疑還是偏向于吳山,而楊博這個劫難已然還沒有過去。
“起來吧!”嘉靖的氣已經消了,便又是對著跪著的二位重臣道。
徐階和吳山行了謝禮,這才從平滑的地面站起來。
嘉靖看到早先的那一份閣臣集議的奏疏,突然對著吳山詢問道:“吳閣老,朕聽聞你在閣臣集議之時,對一些人選頗有微議,卻不可有此事?”
“回稟皇上,臣確實是有些不一樣的意見。只是臣乃次輔,元輔和兩位閣老意見一致,臣愿以大局為重!”吳山早就有了基調,當即恭敬地表態道。
“這該爭還是得爭!”嘉靖將那份奏疏重新打開,顯得很是隨意地道。
這……
黃錦知道這話不像嘉靖說得那般隨意,已然是給予吳山一些底氣。
吳山心里暗松一口氣,顯得恭敬地道:“臣謹遵皇上教誨!”
徐階的臉色微微一變,警惕地暼了吳山一眼,發現當真不能小窺這個吳山。
當日吳山在閣臣集議中沒有激烈爭執,他當時便覺得事情過于順利,但如今看來,吳山這不爭才是最高明的相爭。
現在有著皇上這個話,今后在閣臣集議中發生了激烈爭吵,板子恐怕很難打到吳山的屁股上,自己這個首輔恐怕得有所讓步才行。
嘉靖的目光落在奏疏上面的人選上,只是對三位尚書和吏部左侍郎的人選拿不定主意,顯得似笑非笑地詢問道:“吳愛卿,你如此攻擊于楊博,可是想要替林晧然謀取兵部尚書一職?”
在當下的大明,論到文官的戰功當屬林晧然,而林晧然的軍事才能更是多番得到彰顯。如果楊博去職的話,那么最有機會接任兵部尚書的并不是兵部左侍郎胡松,而是屢立奇功的禮部左侍郎林晧然。
這……
徐階本以為用尹臺和高拱堵了林晧然的升遷之路,但萬萬沒有想到,皇上可能生起用林晧然取代楊博的心思。
吳山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慌張,顯得坦誠地拱手回應道:“請皇上明鑒!臣剛剛認為楊博有過錯,這是出于臣的職責,乃是臣的一番肺腑之言,并沒有為林晧然謀取兵部尚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