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六月中旬,京城的天氣顯得更加的悶熱,蟬的叫聲亦是達到了頂峰。
面對這種能將人烤熟的天氣,那些達官貴人的家眷紛紛前往什剎海的宅子居住,亦或者到北京城外的宅子避暑。
只是跟那位敢將豪華宅子建在什剎海西南角的和大人不同,這個時代的官員大抵都是低調的,官員的府第基本都是規規矩矩地坐落在大、小時雍坊。
隨著氣溫的節節攀升,地方官員亦是紛紛送來了“冰敬”銀,這一筆筆雪花花的銀子倒真是幫著朝堂的一些大佬驅走不少暑氣。
或許日子都是過得比較舒坦,或許是天氣太熱了,雖然京城官場不乏爭斗,但這段時間還是比較平靜。
在六部之中,除了戶部下設十三司,其余五部均是下設四司。在南京的六部中,唯有南京戶部能夠真正掌握一些實務。
倒不是說戶部的地位高于其他五部,而是因為戶部確實是天下最為繁忙的衙門,已然是要跟著京十三省直接打交道。
由于夏糧征稅工作已經全面開始,加上幾百萬石的稅糧從京城大運河陸續北上,令到戶部亦是開始為著這些事情而忙碌開來。
從雷州知府、廣州知府到禮部左侍郎這一路走來,林晧然一直都為自己的工作效率而沾沾自喜,只是現在卻是受到了小小的創傷。
如果有得選擇的話,哪怕他的工作能力再強,亦是希望當初出任禮部尚書,而不是這個事務最為繁瑣的戶部尚書。
戶部衙門,議事廳。
身穿二品緋紅官員的林晧然蓄起了像樣的胡子,整個人越發有威嚴,正坐在堂中一邊喝著茶水一邊是聽取著十三司郎中的工作匯報。
“浙江絲絹十四萬匹,此乃固額,跟往年一致!”
“山東絲絹五萬六千匹,此乃固額,跟往年一致!”
“廣西今天夏糧收成五十一萬石有奇,比往年略有增長!”
……
十三位郎中已經漸漸習慣于林晧然的做事風格,每次議事都是簡單而實效,依次將各自手上的數據和情況在這里進行匯報。
在角落坐著幾個戶部正堂的屬員,亦是在奮力疾書,將一些重要的內容都進行了記錄,而林晧然事后往往都會進行翻看。
約是盞茶工夫,十三位郎中已經匯報完畢。
林晧然微微地點了點頭,卻是對著山西司郎中劉耀進行詢問道:“劉郎中,去年的九邊的軍餉可有了結果?”
戶部十三司雖然對應十三省的事務,但各省的事務或重或輕,像云南司這種事務不重的司職部門會負責茶鹽等事項。
對于一些全國性的財政問題,或者像是這種九邊軍餉的總支出,則是可以交給任何一個司職部門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