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被邀請的是工部尚書雷禮、禮部尚書郭樸、左都御史張永明和禮部左侍郎陳以勤,四個人不僅身居高位,而且都是有著很大影響力的人。
雷禮憑著其出色的主持工程能力,哪怕他身上有著深深嚴黨的烙印,亦是能夠安然無恙地生存在這個朝堂中,其身后有著昔日的嚴黨舊人。
郭樸雖然今非昔比,但終究是當下深受圣上寵信的禮部尚書,且還出任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吏部侍郎和吏部尚書,在北系中有著不弱于楊博的影響力。
張永明是董份所提拔起來的官員,雖然袁煒和董份的去職,致使浙黨可謂是遭到了重創,但浙黨的底蘊不容小窺。
禮部左侍郎陳以勤是地地道道的詞臣,又是裕王的老師,擁有著極美好的前程,作為巴蜀的領軍人同樣具有不弱的影響力。
他們都是有著各自的消息源,比普通人更清楚今日萬壽宮發生的事情,故而知道吳山此次宴請他們的意圖。
郭樸心里暗嘆了一聲,便是直接履行春節時的約定道:“次輔大人,刁民冊乃治世之策,下官定然會進行支持!”
“呵呵……誠蒙郭尚書夸獎,刁民冊有益于解決匿田的頑疾,但離治世遠矣!”林晧然微微一笑,顯得謙虛地回應道。
刁民冊是由他提出的,這項新政的功勞很大程度會歸功于他。不過他在這里亦是耍了一個小心眼,表面是在謙虛,但卻不著痕跡地強調了“刁民冊有益于解決匿田的頑疾”。
只要其他人認同他的觀點,已然是要支持刁民冊通過。若是要反對的話,那么亦得給出一個充分的理由,甚至是反對他這個觀點。
“僅是能夠解決匿田的頑疾,老夫亦得責無旁貸,定然全力支持施行此策!”雷禮稍作思索,便是直接表態地道。
隨著徐階對嚴黨清算加劇,特別是刻意隱瞞嚴嵩的死訊,令到雷禮是徹底站到了吳山這邊,站在徐階的對立面。
這……
陳以勤和張永明暗暗地交換了一下眼色,卻不想郭樸和雷禮如此旗幟鮮明地表示支持,卻是令到他們心里產生了一點為難。
在這個朝堂很難容得了兩面派,如果他們今天選擇站在吳山這邊,那么徐階那邊的報復未必是他們所能承受得起的。
“鐘誠,你談一談對刁民冊的看法!你我相交已經三十年有余,你應該清楚我吳曰靜是什么樣的人!”吳山并沒有逼迫的意思,而是對著張永明坦然地說道。
他跟張永明是嘉靖十四年的同榜進士,雖然張永明走的是言官路線,但二人一直有著不錯的交情。特別去年董份倒臺后,張永明跟他這邊明顯要親一些。
張永明的眉頭微微地蹙起,似乎是在權衡著什么。
“張總憲,本官雖然覺得這般說會有些強人所難,但您當真看不出你的處境嗎?”林晧然見狀,亦是好意地提醒道。
張永明終究是董份提拔起來的人,身上打著浙黨的烙印。
雖然徐階表面對誰都是溫和有加,但下起手來比誰都要狠。遠的不說,最近的兩位六部侍郎就被他換人了,而張永明這個沒有太深根基的左都御史亦是遲早之事。
張永明在思考片刻后,像是下達某個決定般地道:“刁民冊確實令人眼前一亮,但此舉傷了掄才大典,無疑是動了咱們大明的根基!曰靜兄,還請原諒愚弟不能相助!”頓了頓,又是進行解釋道:“不過請賢兄放心,愚弟亦不會進行反對!”
林晧然的眉頭微微蹙起,本以為能夠贏得張永明的支持,但發現還是將事情想得簡單了。
卻不知張永明看不清形勢,還是徐階那么的迷魂湯藥效強,令到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