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場是一個極重視品德的地方,不僅包括官員的自身修養,而且涉及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個方面。
如果在工作中犯了錯誤,那么可以受到一點處罰,然后重頭再來。
胡松當年擔任山西左參政之時,在工作上便是“眼高手低”,被言官彈劾其建言冒功、虛議無補,遂而朝廷斥為民。
若是在朝堂沒有靠山,那么胡松至今都是一介草民。只是他卻抱上了徐階的大腿,沒過幾年便重返官場,很快就出任江西巡撫。
在嚴嵩倒臺后,他的人生更是如同開了掛般。從一個小小的地方巡撫,很快就回到京城出任兵部侍郎,而后更是被徐階推上了吏部尚書的寶座。
亦是無怪乎胡松這些年對徐階是言聽計從,徐階對他這個已經被貶為民的人而言,可謂是有再造之恩。
只是這一次跟當年的工作錯誤不同,如果工作失誤可以再次從頭再來,但他此次“治家不嚴”和“溺愛惡子”的行徑已然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品德污點。
正是如此,這些指控不存在污蔑后,胡松的離場已經成為了必然,亦不會有人敢于站出來為這個品德欠佳的人向皇上求情挽留。
事實上,胡松請辭的奏疏送到嘉靖手里后,嘉靖則是冷哼一聲,顯得神色不善地表態道:“此事非休,論罪必罰!”
對于底下的官員意圖蒙蔽于他,他的耐性亦是到了一個極限。雖然胡松此次主動認錯并上疏請辭,但他便不打算寬恕這位吏部尚書,頂多是罰輕一些而已。
至于胡松的請辭,嘉靖自然不可能上演三度挽留重臣的戲碼,當即大筆一揮同意了胡松的請辭,吏部尚書的寶座隨之空了出來。
“胡松竟然上疏請辭了!”
“他治家不嚴,不請辭又當如何?”
“我早就說了,胡松此人過于貪婪并不得善終!”
……
消息一經傳出,亦是引起了京城的廣泛討論,更多官員和百姓則是持著一種幸災樂禍的態度。
對于一個離職的吏部尚書,特別這個吏部尚書不可能再重返朝堂,官場很快就會將這個人忘記,甚至已經沒有官場再登胡松的門。
隨著吏部尚書的寶座空置出來,整個京城的官場再度暗流涌動,而這個位置成為了各方所覬覦的香餑餑。
夜幕降臨,槐樹胡同徐家亮著了盞盞燈火,里面顯得頗為熱鬧。
徐階今晚從西苑歸來,亦是提前宴請了幾個人,在吃過一頓豐盛的飯菜后,便領著這些客人齊聚于書房堂中議事。
所宴請的官員有當朝次輔嚴訥、刑部左侍郎錢邦彥、吏部右侍郎毛愷和國子監司業張居業,另外兩位兒子徐璠和徐琨從旁作陪。
自從那天被老爹當面呵斥后,徐璠最近顯得安分不少,今晚甚至一句多余的廢話都不敢說。徐琨則是隨徐階的秉性,卻是一個頗有城府的人,更多時候會靜靜地坐在一旁觀察。
“汝茂兄已經去職,今吏部尚書空置,諸位以為舉薦何人合適?”徐階喝過一口茶水,便是開門見山地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