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聽到四位閣臣的一致表態,臉上顯得不解地望向這些人。
皇上剛剛之所以遷怒和責備,主要是因為他們一致舉薦高拱出任兵部尚書,并沒有怪責他們推薦楊博出任吏部尚書吧?
陳洪和馮保亦是將四位閣臣的反應看在眼里,心里卻是默默地豎起了大拇指。
嘉靖的喉嚨發癢并咳嗽一聲,先是深深地望了在場的四位重臣一眼,卻是大手一揮地道:“朕自有定奪,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徐階等人感受到了這個皇帝的威嚴,先是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后規規矩矩地行禮道。
原以為內閣統一意見便能夠讓事情水到渠成,但萬萬沒有想到宋秩的請封疏和舉薦高拱出任兵部尚書犯了諱,令到皇上直接是遷怒于他們,現在更是出現了很大的變數。
一行人走出萬壽宮,外面的天空顯得有些陰沉。
“質夫,若是皇上不選用高拱出任兵部尚書,恐要勞煩你跟他解釋了!”徐階轉身面對郭樸,顯得和藹可親地道。
事情就是如此的難以預料,卻不是他們不想完成這個皆大歡喜的交易,但奈何高拱的身份已然令皇上感到了不喜。
郭樸自然知道不能將責任推給徐階,亦是溫和地拱手道:“元輔大人無須多心,下官一定會將此事轉述于高拱!”
“呵呵……如此便有勞了!”徐階有意拉攏住郭樸,便是微笑著拱手道。
郭樸卻不想跟徐階走得太近,且知道自己進不了徐階的核心圈,則是回禮便告辭離開。
嚴訥看著郭樸走遠,卻是咬牙切齒地道:“我思來想去,此事定然又是那個小子在背后搞的小動作!”
李春芳一直默默地跟在后面,聞言則是困惑地望了一眼嚴訥。
徐階亦是隱隱猜到很可能是那小子的手筆,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又能如何呢?
皇上被刺激到了那根敏感的神經,而他們確實不謹慎地將高拱推到兵部尚書一職上,卻是令到皇上對朝局產生了不滿。
徐階想到明明已經計劃周詳,結果卻落得被皇上訓斥,不由得輕嘆了一聲。若是這世間沒有林若愚,那該是一個多么好的世界啊?
嚴訥看著徐階長吁短嘆,又是好奇地打聽道:“元輔大人,皇上此次會如何安排呢?楊博能否出任吏部尚書?”
“子實,你怎么看呢?”徐階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溫和地望向李春芳詢問道。
李春芳得益于徐階的提攜,現在更是徐階的第一接班人,知道徐階這是有考核之意,則是淡定從容地回應道:“回稟元輔大人,高拱恐怕是不能到兵部了,楊博倒還是有很大機會出任吏部尚書!剛剛元輔大人再度舉薦楊博之時,皇上當時并沒有不喜,不過……”
“不過什么?”嚴訥對李春芳心生幾分忌妒,麻子臉顯得不快地追問道。
李春芳心里暗嘆一聲,則是一本正經地分析道:“皇上一直對楊博的軍事才能頗為倚重,恐怕還是要將他留在兵部尚書上,而改由跟我們關系不睦的戶部尚書林晧然出任吏部尚書!”
“子實此言差矣!縱使皇上看重林晧然,那么頂多如那小子所愿給他兵部尚書,斷然不可能讓他如此年輕就坐上吏部尚書的位置!”嚴訥自持資歷高,卻是不以為然地反駁道。
李春芳面對著嚴訥的否定,亦是鄭重地點頭道:“亦有這個可能!”
“元輔大人,你怎么看?”嚴訥扭頭望向徐階道。
“帝心似海,老夫亦是看不透,此次看皇上怎么安排吧!”徐階抬頭望了一眼變幻莫測的天空,顯得無可奈何地回應道。
雖然他掌握了兩京十三省的奏疏的票擬權,這個王朝的政令幾乎出自他之手,但涉及重要六部尚書的人事權仍舊在皇上的手中。
待到子時三刻,陳洪手持圣旨走出了西苑,直接朝著東江米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