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早前一直不允許吏部尚書入閣,這便是吏部尚書的底蘊太厚,怕是出現臣權過重的情況。
當然,到了本朝,很多事情早已經不是那般的稀奇了。
早前有入仕六年便入閣拜相的張璁,有非詞臣出身而官至內閣首輔的夏言,亦有出任過吏部尚書卻仍然入閣的吳山和郭樸。
“里面宣讀圣旨了嗎?”
“還沒有,恐怕林大人是真要調任兵部尚書了!”
“這不一定,我覺得有可能是林尚書兼任兵部尚書!”
……
此時此刻,外面的墻根再度爬著一眾禮部和吏部的官員,他們亦是急切地想要知道這道圣旨是不是一份調令圣旨,是否真如傳聞那般讓林晧然改任兵部尚書,亦或者是由林晧然兼任戶部尚書。
雖然都說一個蘿卜一個坑,但亦會出現能者多勞的情況。
遠的前秦王猛身居九個官職不提,昔日的浙直總督胡宗憲在更是兼任了七省總督,這無疑是能者多勞的典范。
如果由戶部尚書林晧然兼任兵部尚書,雖然這是大明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兼職,但亦不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很多閣臣兼任六部尚書都已經是屢見不鮮,更何況僅僅是戶部尚書兼任兵部尚書。
當然,皇上具體會如何安排林晧然的新職位,卻還要等待圣旨宣讀才能知曉。
經過林晧然這一年多的治理,戶部衙門上上下下都極其講究效率,幾個動作敏捷的書吏和衙差很快就張羅起一張香案。
陳洪看到香案已經擺放妥當,便是溫和地對著林晧然道:“林尚書,請接旨吧!”
“臣戶部尚書林晧然迎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晧然已經站到香案前,對著陳洪平舉而起的那道明黃的圣旨規規矩矩地行跪拜之禮道。
戶部左侍郎馬森等人跟著林晧然跪了下來,一起跟著高呼萬歲之聲,迎接這一份由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提督陳洪親自宣讀的圣旨。
只是在這個小小的等待之中,這里的氣氛顯得很是緊張。
卻不說其他人,林晧然此刻心里同樣感到了一種忐忑不安,亦是吃不準自己將會被如何安排。
雖然平調兵部尚書是他所謀求的職位,但他終究是一個有欲望的人,總是還想要期待得更多一些,按說亦應該會多一些。
不過事情能否如自己所愿,皇上的膝射反應究竟會彈得多高,讓自己跟徐階形成何種力量對比,這都是一件沒有十足把握的事。
好在,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他所做的努力已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亦是從這糟糕的朝局中覓得了一絲翻盤的機會。
如此胡思亂想著,他亦是跟著所有人那般,跪在地上悄然地聳起了兩只耳朵,等候著這云里霧里的答案。
諾大的庭院中,這里足足跪著三百多名官吏,包括外面蹲墻腳的吏部和禮部官員,所有人現在都是大氣不敢粗喘。
陳洪將眾人的種種反應看在眼里,似乎是頗為享受這種局面,得意地扯了扯嘴角,這才將那道明黃的圣旨由橫轉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