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
隨著時間來到六月中旬,京城的天氣顯得更加的悶熱難耐,城中那一條條處于暴曬中的青磚街道行人稀少。
六部衙門的官員則是各顯神通,有的官員用水潑在地面上降溫,有的官員索性直接光著膀子搖扇子,而各部堂官已然用上了冰塊。
這個夏天,似乎是比往年更要悶熱一些。
盡管外面的院子熱情似火,但兵部正堂簽押房的冰塊正在角落處慢慢地散融,整個房間都彌漫著絲絲的冷氣,令人很是舒服。
身穿緋紅官服的林晧然端坐在桌前,正是處理著手頭上各種公務,整個人顯得很是專注的模樣。他的眼睛顯得更加深邃,正是一筆一劃地寫著一份急件。
趙煥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面對著這位身居高位的老師舉子顯得局促,小心地匯報著那幫軍服供應商已經到了,向他進行了請示。
林晧然寫著字的手并沒有停下,頭亦不抬地淡淡道:“此事前天點卯之時就已經定下,他們無須再過問于我,一切按著既定的章程進行即可!”
“是!”趙煥恭敬地回了一句,便是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并輕輕地并上了門。
林晧然聽到關門聲后,顯得若有所思地望過去。
在經過一番清洗后,雖然兵部還沒有達到他對部屬的要求,但下面的人都已經無條件地聽從他的指令,亦算是達到了初步的目標。
現在他還留下幾個楊博系的官員,這些官員現在倒是老實,很多事情都不敢擅作主張,而是很多事情都是先征詢于他。
林晧然不知道這些官員是歷來做事都如此沒有主見,還是純粹是在試探自己的底線,但如果是屬于前者,那么他還得將那些人踢出兵部。
想要收拾好兵部這個爛攤子,卻是不能濫竽充數,必須要找一些有能力的屬官協助于自己。
趙煥剛剛離開不久,林福推門進來通稟,很快領著一個壯實的青年漢子走了進來,他的眼睛顯得眼長而細。
“卑職王寬拜見閣老!”王寬來到堂中,顯得恭恭敬敬地單膝跪地道。
“起來吧!”林晧然將筆輕輕地放下,上下打量了一眼王寬,顯得臉色凝重地詢問道:“王寬,可是北邊有什么動靜了?”
每個軍事長官都有各自的辦事風格,像胡宗憲為了打擊倭寇而花費重金收賣奸細,而楊博則一度將北方的密探拋棄。
只是跟著前面幾任的兵部尚書不同,林晧然對于信息戰極為重視。他已然是建立情報網,不僅要了解草原騎兵的動靜,而且還要掌握草原的局勢動蕩。
從明朝初期開始,蒙古一直都是懸在大明頭上的一把利劍,時不時對大明進行了威脅,甚至一舉將英宗朱祁鎮俘獲。
跟著很多人所想象的并不一樣,蒙古內部亦不是一塊鐵板,不僅有著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而且一直存在著靼韃和瓦刺兩大勢力對峙。
土木堡之變后,蒙古其實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原本對大明最大威脅的瓦刺部衰落,而韃靼部則是迅速崛起。
特別是于成化年間,韃靼部占領了河套地區,得到了一片肥沃的草原,從而令到他們擁有了更強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