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帥,那位就是馬大帥!”
“天將,那就是天將石華山!”
“等等,中間那個年輕人是誰啊?”
……
百姓被士兵組成的人墻所阻,只是無法抵擋他們的熱情,兩只眼睛放光般地尋覓著這進進城隊伍的將領,而后則是紛紛疑惑地望向了一個俊郎的年輕人。
這個俊郎年輕人齒紅牙白,皮膚很是白皙,留著漂亮的胡子,一看就是養尊處優之人,特別他的眼睛顯得格外有神。
“他……他是林文魁!”
“對,我在順天府見過他坐堂斷案!”
“嗚嗚……大明能有林閣老,此乃我等之福也!”
……
在短暫的失神后,很多百姓紛紛反應過來,這年輕人便是聞名天下的林文魁,亦是斷案公正的林青天,更是神機妙算的林閣老。
韃子僅是兩日便灰溜溜地逃回草原,這一場戰爭能夠取得巨大的勝利,或許跟馬芳和石華山的英勇有關,但最關鍵無疑是這位當朝閣老的精妙布局。
僅憑一己之力,就改變了大明歷來挨打的局面,而且反過來狠狠地重創了蒙古騎兵,更是將蒙古騎兵逼得倉促而逃。
林晧然正是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之上,在得知蒙古騎兵北逃,便是親自率領大同援兵和萬全左衛的精銳北上萬全右衛城。
此舉既是要確保勝利果實,更是防止蒙古騎兵殺個回馬槍。
雖然他取得了重大的勝績,但這是基于特定條件下的勝利,仍然無法解決大明機動性的問題,更無法改變野戰弱于蒙古騎兵的事實。
林晧然看著兩旁認出他的熱情百姓,特別是看到不少百姓已經是熱淚盈眶,心里不由得暗暗地嘆一口氣,感到肩上扛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這一次宣府之行,他的意圖無疑是解決這場針對于他的陰謀。
只是隨著一路所見所聞,卻讓他心里更加清楚,這宣府的戰爭不僅是勝負,更關系著宣府百姓的仇恨和生計。
蒙古騎兵的肆意洗劫和屠戮,地錦堡慘遭血流,或許在徐階的案上是一串微不足道的死亡數據,甚至這份死亡數據都無須上呈。
林晧然來自于后世,對于很多事情有著清醒的認識:若是一個王朝不站在百姓這一邊,那么究會有一天,百姓會站在他的對立面。
很可惜的是,這點是當前朝廷所不具備的。不管是當今皇上,還是當朝首輔徐階,他們考慮更多還是自身的利益。
對于北虜的問題,當前的朝廷始終認為“只要不危及到京城,只要不威脅到他們的利益,這通通都算不上問題”。
咦?
不少正在哭泣的百姓和將士突然間發現,林晧然在街中央勒住了馬繩,那雙清澈的眼睛正是徐徐地掃在在場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