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等人心里暗暗一嘆,不由得紛紛同情地扭頭望向了楊博。
楊博并沒有理清當前的形勢,早前他跟徐階聯手自是可以要求林晧然提供證據,但現在到了嘉靖的面前,那么先決條件無疑變成了圣心。
如果楊博一直替自己進行辯護,那么這樣做無可非議,畢竟誰都不愿意蒙受不白之冤。
只是常祝坐實了私通白蓮的罪行,梁大發等人身上有白私通白蓮和走私的嫌疑,而今更是詫異地離著宣府而去。
偏偏地,楊博竟然還試圖維護梁大發等人。且不說此舉合不合適,這已經是跟梁大發等人繼續糾纏,這讓嘉靖如何看待于他呢?
嘉靖從來都不是一個明君,更不是一個多么喜歡講究證據的帝王,甚至為人還極度自私,眼里更多是切身的利益。
不論是私通白蓮的事情,還是向蒙古走私的惡行,這兩個事情都是扎到了他的心里。只是偏偏地,楊博不幫著分憂亦就罷了,竟然還試圖粉碎太平和維護梁大發等人。
正是如此,楊博雖然是指出林晧然手里沒有證據的軟肋,但這個舉動亦是失去了圣心,可謂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林晧然看到嘉靖站出來之時,心里亦是暗暗地吐了一口濁氣,總算沒有辜負自己的傾情表演。跟楊博并不同,他一直知曉這里誰才是這里的真正主角。
在楊博試圖將水攪渾之時,他未嘗不是在瘋狂地抹黑梁大發等人,更是故意將楊博帶到有沒有證據的爭執上。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app】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其實這個事情捅到嘉靖這里,這個案子有沒有證據就已經變得不重要了,因為走私案本身就能夠給嘉靖帶來一種危機感。
一個感到危機的皇帝不可能再講道理和證據,第一個想法定然是消滅這個潛在的威脅。
“臣惶恐,臣不敢包庇!”
楊博的寒毛炸立,當即跪在地上表忠心地道。
在這一刻,他終究意識到證據論在這里并沒有用處,主導這一切的是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切都以皇上的意志為基準。
只是偏偏地,他不僅沒有在皇上面前洗清跟常祝那幫人的關系,反而跟那幫人的關系拉得更近。現在別說要庇護梁大發那幫人,恐怕保住自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唉……
徐階原本有心想拉楊博一把,只是這潭水不僅沒能如期般攪渾,而且楊博庇護梁大發的行為觸怒了皇上,讓他不由得暗自一嘆。
本以為楊博是一個聰明人,卻是偏偏什么都不想犧牲,反而讓自己跟著梁大發那幫人一起陷進了泥潭中了。
自作孽啊!
郭樸顯得幸災樂禍地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楊博,亦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林晧然手里固然沒有實質證據,但人家可是當朝的閣老,說得話本身就帶著一定份量。偏偏地,這貨竟然如此質疑堂堂的閣老,更是不知收斂地袒護幾個商賈,分明就是一個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