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火墻內炭火的劇烈燃燒,屋內的氣溫明顯上升。
林晧然將茶盞輕輕放下,卻是微笑著賣了一個關子,來到沙盤前淡淡地詢問道:“你看看這個沙盤,可知是哪里的地形?”
這里終究是兵部衙門,作為兵部尚書的茶廳亦是擺放幾個沙盤,用沙土壘出不同地勢和插上各色旗幟做標注。
戚繼光很是重視這一場會面,跟隨著林晧然來到沙盤前,當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審視著沙盤,而后抬頭望向林晧然道:“閣老,這里應該是薊州西邊古北口的沙盤!”
由于出身于世襲百戶之家,從小便熟讀兵事,更沒少研究軍事地圖。雖然他沒有在九邊任職的履歷,但一眼便認出了這個地形。
“不錯!”林晧然輕輕地點了點頭,而后指著某處正色地考核道:“若是蒙古騎兵大舉來犯薊州,你以為當如何防守?”
威繼亦是提前做了功課,便是侃侃而談地道:“薊州的防線長達兩千里,只是境內河流眾多,致使更個要塞不像其他邊鎮般緊密相連。在冊的將士雖然超過十萬之多,但戰線過長和要塞緊密度低,致使兵員顯得很分散。據卑職所知,每當蒙古騎兵集兵而犯,我們則是散兵而守,僅僅只能據城自保,只有等到他鎮援兵前來方有一戰之力。”頓了頓,他抬起頭望著林晧然認真地道:“卑職以為當務之急是要重新編制一支以騎兵為主的機動營,此舉既能支援各城加強防守,又能威懾蒙古騎兵不敢深入,可保薊州萬無一失!”
趙煥將人領過來后,并沒有急于離開,而是站在門口靜候著老師的吩咐。而今聽到戚繼光的戰術構劃,卻是不由得打量了一眼這里赫赫有名的戚將軍,跟恩師的戰略意圖可謂是不謀而合了。
“剛剛在內閣議事,徐閣老還想著如何削減九邊的軍費,此事恐怕暫時是辦不成了!”林晧然聽到戚繼光的提議,卻是苦澀地輕輕搖頭道。
其實俺答的問題一直都達不到亡國的高度,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始終在于大明自身。
如果不是遇上這位將國帑花費在道家修筑和承天皇室等工程上的皇帝,若不是有著宗藩祿米這個巨大的包袱,更有無數千方百計偷稅漏稅的官紳階層,大明又怎么可能處處受到掣肘呢?
正是這些頑疾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這才會讓到俺答的問題顯得越來越嚴重,讓到邊軍總是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戚繼光聽到內閣竟然是此等態度,心里不由得暗嘆了一聲。
作為抗倭的老將,他對江浙抗倭有著更深的了解,知道抗倭能夠取勝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朝廷肯花銀兩。
正是通過提編向江南富戶強征銀兩,這才有銀子給他們招募百姓練兵,亦是從廣西請來了善戰的狼兵,組織了一支能夠倭寇正面戰斗的軍隊。
戚繼光知道這些事情并不是他一個帶兵頭子能夠決定的,顯得若有所悟地詢問道:“閣老此次讓我帶上戚家軍和兩千浙江兵,此舉莫非想讓我及部眾在薊州充當機動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