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座后,他這才對著堂下的眾官吏地淡淡地道:“諸位無須多禮!”
錢中岳等人這才紛紛從地上起來,只是眼睛有著一抹藏不住的興奮,當看到坐在上面的林晧然,同時亦是生起了一份追憶。
這……
葛守禮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里,心里卻是暗暗地震驚起來。
不管誰執掌一個衙門,免不得會培養幾個心腹,但如果讓到衙門上上下下三百多號人都擁戴自己,那恐怕是天方夜譚。
只是現在他所見之處,這幫官吏卻是無不顯得喜形于表。有那么一瞬間,他覺得這戶部尚書一直都不曾換過,這位林閣老才是這里的主人。
但是林晧然都已經卸任大半年時間了,中間還有一個同樣成功入閣的高拱,為何還能得到這么多官吏的擁戴呢?
林晧然無意向誰展現他的人格魅力,卻是沉聲地詢問道:“諸君都是熟讀圣賢書之人,可還記得‘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為何意?”
此話一出,卻是令到眾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在場的官員都是進士出身,作為萬里挑一的讀書人自然是知曉孔圣人這句的意思。不過大家亦是明白,林晧然此話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葛守禮暗暗地嘆息一聲,自然猜到林晧然是沖著“加征三年”的提案而來,更是明白這個朝堂將會卷起一場風暴了。
徐養正的眉頭微微蹙起,若有所思地望向了林晧然。在早前的情報中,他以為林晧然會同意這個提案,但現在似乎并不是這么一回事了。
“回閣老的話,此乃圣人的教誨主政者當藏富于民。若百姓富足了,朝廷便會富足;若是百姓都不能富足,那么朝廷自然談不上富足!林閣老,卻不知下官解釋得可對?”趙子泉當即站了出來,顯得恭敬地回應道。
林晧然對著趙子泉輕輕點頭,便是借題發揮地道:“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是本閣今日觀戶部,有的人是知而不行,不僅將圣人的教誨置之于腦后,而且不知報效朝廷!”
楊富田等人在聽到這番言論后,則是紛紛扭頭望向了戶部左侍郎徐養正,因為正是徐養正拋出“加征三年”的提案。
徐養正原本就不是好脾氣,這時亦是站出來語氣不善地道:“林閣老就別拐彎抹角了,此番前來是為加征三年一事吧?”
葛守禮雖然亦是猜到林晧然的來意,但將林晧然的這番言論聽到了心里面,這時眼睛復雜地望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淡淡地望了一眼徐養正,而后對著大家侃侃而談地道:“接下來,我談的正是加征一事!本朝開了全國加征之先河,只是向百姓加征稅銀,這歷來都是朝廷的權宜之策,是朝廷迫不得已才采用緩解財政的手段。只是‘加征三年’,這已經是將權宜之策變成一個常規之策,此舉可謂是改弦易轍。自古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加征三年’此例一開,爾等可知此中后果?”
這自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個必然會繼續惡化的事情。
“此例萬萬不可開!”
“一旦開了,何時才是盡頭!”
“不錯,哪怕日子艱苦一些,咱們也要守好這條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