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綺立足不定,似乎息后,就要支撐不住。
歸無咎雖先投來一柄墨色小劍,但其中并不蘊藏神通法力,只是意在化解“劍格”之力。而軒轅懷此時,卻是全力出手,二者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歸無咎果斷出手,二指向前一點。
同樣一柄等身巨劍浮動于前。
此劍亦是一真一幻;劍形存在一息,便消散轉化只是并非化作人形,而是空空蕩蕩的“歸無咎”三個大字。
歸無咎略一沉吟,道“第二劍當以人為名。”
“用之以道侶、近人、弟子等一眾,未免見小;最相宜者,莫如一位不遠不近的朋友。既見崢嶸,時來時去。魏清綺道友,正合其義。這第二劍,就名為清綺吧。”
言畢,伸手一揮。
“歸無咎”三個字立時隱去,復現之時,已是異常柔和的“清綺”二字。
歸無咎微微一笑,道“冥心在外,麗質在中;慧心流動,定境雍容。謂之清綺。”
這一劍一發即中,由魏清綺后心沒入其身。
一眾賓客及九宗真君、弟子,心中都生出異樣感覺。
但凡第一流的神通道術,其命名風格往往都是樸素簡約,直取本源。意在一字釋名,點題呼應,詮釋神通之精義。
如“清綺”這般纖細柔弱,且充斥著主觀感受,的是既往所未見。
這一劍加入,局面立刻扳成平手。
原本這神通之象化作微風,無跡可尋;此時似乎由于法力實在太強的緣故,在魏清綺與軒轅懷分身的正中央,竟是呈現出一張圓形的鏡面,豎直安置,不偏不倚,約莫百丈方圓。
此時戰場,竟成了一個由歸無咎、軒轅懷二人遙相統御的奇特局面。
不僅如此,原先戰局微妙莫測,功行稍差之人都看不出高下如何;哪怕高明如御孤乘,也只是從二人發絲衣袖的飄動大致判斷了局勢。而此時有這奇妙的“圓鏡”矗立當中,局勢判斷立刻就變得直觀了。
荀申、墨天青等心意縝密之人,神意一動,立刻加以量度;其余人也及時反應過來,不甘于后。
結果令人嘖嘖稱奇
以二人的眉心神庭為原點,哪怕是精確到萬分之一寸,那鏡面圓盤和兩人的距離也是完全相等。
當世之雙雄,名下無虛。
倒是軒轅懷本人,雙目一眨,似乎對這個結果感到有些驚訝。
軒轅懷緩聲道“先前歸道友和穆暮戰后,命名紫薇之時,我還未以為意。原來竟有這個意思;實是沒有想到。”
歸無咎微笑道“這并非軒轅道友智力不及;只是你心念固執,理所當然的認為,不會有能夠超越你的人出現。”
軒轅懷點了點頭,然后低頭思索。
旋即他忽然一笑,道“但最終還是我勝了。”
“歸道友輸在運氣。若你我同臻此境,后發的確要較先發有利,你的選擇不能說錯。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此間還藏了這樣一座機緣。所以反而成了歸道友落后半步的局面。”
“且看你如何抵擋”
言畢,軒轅懷即分出第二道“人劍二元之象”,投入至戰局之中。
歸無咎亦再度分化出一道“清綺”劍意,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