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這一式從根本上就是錯的。”
“指法成環,上下交征,才是最強應手。”
言畢,反手一掌劈來。
丁紫岱目光一凝,這是還原到翟天霖的倒數第二式。
當即雙掌一合,一擰一抱,同樣復原了宋子平的應對正著。
未衷下一招應對,果然并未采取自己所言的掌力一側,自中線推進的手法。而是借助自己拳法一弓的推力,二指合并一點,往他下頜與胸口的縫隙處鉆了進來。
丁紫岱早就想好了此招的后續應對,橫臂一擋,如鐵索橫江。有這一式阻攔,他自信未衷這一式奇險偷襲之招并不成立。
豈料未衷手指在丁紫岱手臂之上一架,竟立刻撤回,反擊丁紫岱小腹。
丁紫岱立刻向下一攔。
但丹田處微微一麻,竟已中招。
丁紫岱不由出神。
對方指法成環,虛實并用固然巧妙,但是到底走的是弓背線;而自己向下一攔,走的卻是弓弦直線。結果在力量大致相當的前提下,對方竟爾后發先至。
仔細一想,對手這一鉆、一搭的彈力極為詭異。這運勁發力的微妙技巧,層層疊疊,數十道力量的巧妙配合,卻是自己輕忽之處。
丁紫岱面上不勝欣喜,道“敢問道友上下”
未衷道“在下”
話音未落,未衷耳畔忽有一道柔和聲音響起“區區一道傳送禁法,小友不要驚慌。”
擂臺之側,莫名多出一道光柱,將未衷完全籠罩。
然后眾目睽睽之下,未衷就這般消失不見了。
光影一轉,漸漸浮現出一個人影來。
谷觳季札深吸一口氣,平復內心躁動。
就在方才短短的一刻鐘之內,他念頭數般變化。
他的“靈臺參禪”雖強,但此法動用卻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事先營設好一道“定念”,然后他的感應之力,皆以這“定念”為圓心。
毫無疑問,季札所設的定念,便是丁紫岱。
可是未衷的突然出現,卻喧賓奪主,將季札心中這道“定念”打破了。這個意外一旦發生,他之神通法門便宣告失敗,且短時間內無法再次使用。
季札的第一個念頭是,他們四人議定的分別接觸、獨自感悟、再一同參詳辯證的法子,看似步步為營無懈可擊;實則天機難測,注定徒勞無功
扶蒼的嘗試,被楚秀實的敬而遠之打破;而他自己自以為萬無一失,又被另一位緣定之人的莫名出現所打破
但是,此念之后
相比而言,最后這位神秘的緣定弟子,有奇異手段能夠瞞過自己神通感應一事,分明令季札更加心動。
季札心中忽然又生出另外一種假設
四人功果圓滿與否的差別,是否問題并不是出在師徒配對的契合程度上,而是出自四位傳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