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若有所思,緩緩道“所謂第二種法門,就是天外正法,能夠通行于末拿本洲之內者,譬如應秀斛的真實成就法,師父你的信心因果法。但是此等法門,只是寥寥可數的幾種。因為貫通宇宙之外和末拿本洲之內,實是極困難的一件事。”
殊神韻道“經你出手,我方省悟,還有第三種法門。”
歸無咎點頭道“這便是如我空蘊念劍一般,將外間的道術入鄉隨俗、依他自性而轉注。”
殊神韻點頭。
這第三種法門,看似和第二種法門極為相似,但是卻有本質差別。如果將不同環境下的道術體系譬喻為語言,那么“真實成就法”、“信心因果法”便是心領神會、超脫于語言之上的神識傳音;而“空蘊念劍”卻必須逐字逐句的加以翻譯。
這并非是空蘊念劍不若“真實成就法”等法門高明,而是二者性質不同,各有短長。事實上,用于實際攻殺一類的法門,決計走不通“第二條路”,只有“第三條路”可走。
能夠自然貫通、打破限制的,都是無形無相的奇特法門。
殊神韻道“因為轉注之后,已然落了第二義,常理而言功行反不及將本土道術修煉到極致。而這七星孤月陣既是末拿本洲本土所未見之道術,我自然是為是一種獨特的貫通法。”
“沒想到,其實卻是轉譯法實在想不到,轉譯法亦能高明至如此境地。這所謂的七星孤月陣,分明是糅合了蘇晦閑的四分九域鏡等七種陣法,糅合而來。”
歸無咎頷首稱是。
方才戰法之用意,他已了然于心。殊神韻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攫取這“轉注法”的真義。
這一步驟,只能由殊神韻來完成。雖然在末拿本洲之中,歸無咎道行已不遜于殊神韻,亦無法代勞。
因為殊神韻對于“七星孤月陣”在真實世界中的形態了然于心,再觀摩如今陣法之流變,自然能對于其中規律和道術精義加以總結;而歸無咎卻缺了前半段的認識。
歸無咎心念一動,道“如他們這般境界者,手段何其浩繁。他們既懷有如此精妙的轉注之法,為何不多譯幾門厲害神通過來”
殊神韻搖頭道“若我所料不錯,這轉注之法并非是蘇晦閑自己參悟出來,而是得自某種機緣。甚至于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門轉注之法。”
“當然,就算知道也無用。因為用之以其余神通,須得在末拿本洲之中達到最高的物化之境,方能將神通完美的切換成末拿本洲形態。”
殊神韻雙目一凝,道“這轉注之法的精義,我從頭至尾傳授你一遍。最終收尾的那一擊,由你來做。”
望著歸無咎詢問的目光,殊神韻補充道“如今我識憶雖然漸漸恢復。但是本身所持攻殺類的神通,許多亦只是知其名,知其形,而不能盡知其精微變化。若要用哪一門神通來決定戰局,無過于你的空蘊念劍。”
歸無咎緩緩點頭。
此時,在鏡珠之外,心情先生等人不由露出疑慮之色。
“鏡珠”之形,宛若琉璃光罩。所以殊神韻和歸無咎的動作,他們亦能一覽無余。
此時清楚可以看見,殊神韻口中述說,時而指尖浮現出圖畫,光影游動,竟似是在講解神通道術一類。而歸無咎亦時時加以反饋,不斷的以文字和圖形完成和殊神韻的互動。
心情等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以他們七人的戰力,以及“七星孤月陣”之嚴謹。難道殊神韻二人可以臨時發明什么真法神通將自己擊敗這也太過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