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量間,外間一道幽影,輕飄飄的縱了過來。看似速度不快,但不過是倏忽功夫便到了目前。
觀其相貌,正是歸無咎自己。
這是他的末拿本洲分身照影,與此身相合。神光一映之下,末拿本洲中發生的一切,他已然悉知。
歸無咎與其一合,目光微微一動。
原來,所謂唯我大乘法竟是夢尋、井葵二人的手段,如今流布于紫薇大世界中,為席樂榮所得。分明是自紫薇大世界發力,破壞自星漢分流之勢所形成的“兩儀之象”,從而干擾末拿本洲的混一之功。
此中意味,頗有玄機。
因為在歸無咎看來,末拿本洲和紫薇大世界內外一致、五方亂世、兩儀之象的演變奧秘,非深明兩界之規律、感悟極久之人不能通徹;就算是心情先生,歸無咎也不認為他達到了這一步。
以夢尋、井葵二位大能初步打通“無心映照”的層次來看,二人是斷然不能明悟此事之終始、從而下手。
那就唯有一種可能二人僅僅是“出手”之人,在二人之后,尚有其余人力的推動。
本來按照歸無咎的推算,遏制紫薇大世界的潰散局面似乎不難。但如今看來,謀事謀局,自己還當再多想一層。
荒海秘境中,分身以新法破境的法門,本是自殊神韻借法萬青冥開辟的獨特“通道”而來,此事不為世人所知。在九宗乃至其余紫薇大世界中修道人的認識中,此時的歸無咎,尚在“玄渾琉璃天”中修持才是。
所以歸無咎斷然不會分身徑直啟門而出。
身形一動,歸無咎這道分身,沿著那道細密如線的通道回返。
未過多久,便回到了琉璃天之中。
此處同樣有一個“歸無咎”,負手而立,緩緩踱步。
這一個“歸無咎”形象,同樣是近道境修為,但明顯要較荒海破境的分身更加精密潤澤,看上去像是一件精致的瓷玉器。并且尋常近道境界“顛倒主客、以我為主”的意象,在這正身中隱約能窺見一絲。
因為正身雖然也處在法力道行快速增長、一去不止的狀態。但全用“太質之氣”成道,身軀卻是更加輕盈穩定,氣機洶涌恣肆而不傷其形,正是其可堪稱道之處。
不過歸無咎暗自度量。若果令這兩個“自己”斗上一場,玄渾琉璃天中的這位也不敢說一定大占上風對于功行稍遜之人或是如此,但若是根基、道心達到最圓滿的層次,這些精微細膩之處,其實也只是細枝末節。
譬如本土道傳與九宗道傳。
在層次不高之時,其近道、道境存在面臨九宗同等境界者,幾乎不堪一擊;但是此世代應運而出的那些圓滿境界甚至圓滿之上,一旦成就近道境或道境,卻難言其在功法上有何劣勢。
正身、分身一合。
歸無咎不由啞然失笑。
他的荒海分身,是“比近道境更強的元嬰修士”氣象;而琉璃天正身,是“偶現近道修士之崢嶸”氣象。但此時二身一合,氣機不但不長,反而向后退卻。大致形容,勉強相當于剛剛突破元嬰時的狀態,只是額外多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味道。
就連身量尺寸,一眼望去,似乎也莫名矮了兩三寸。
心念一動,歸無咎忽然明悟。
此時的自己,與其說是一位“近道境”存在,不如說是“道境雛形、元胎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