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云、李云龍目光一轉,都是怦然心動。
莫非這真是龍祖的手段暗伏于今,推說只是驗證,其實是應景時節浮現出來的一道大機緣
二人及席樂榮、墨天青等,都把目光向著這一卷浮動的文字上看去。
但一望之下,此中所錄,依舊是借取天時、提前成道之法圓滿境界者能速成近道,圓滿之上者能速成道境,和席樂榮所得之正法完全相同。
二人又仔細窺辨,是否其中增加了許多和龍族十分契合的獨立法門,但觀望之下,果是沒有。
墨天青目光一動,道“此根本大乘經之秘訣,對于圓滿之上的人物,作用最大。于我等而言,不過是余澤所及而已。或許此經自有靈性,每多出一位圓滿之上者接觸之,其自然會多出一重變化。”
席樂榮目光一動,旋即緩緩搖頭,坦然言道“我交予御孤乘的那一道法門,雖然同樣是凝練念珠的形態。但是離手之際我無意觀望了一眼,正是我所修舊法無疑。”
龍云眉頭緊皺。
李云龍目光中似有一絲銳芒閃過,十分確信的道“不必疑慮,就是此法。”
就在此時,席樂榮忽覺心中有一個念頭浮動。
他略一思忖,旋即伸出手指,重重一點。
光影浮動,緩緩展開,勾勒成一道圖卷的模樣,上面遍書文字。正是他及御孤乘、墨天青等人自修的那一部唯我大乘經。
眾人定睛看去。
雖然文字大有差異,但是字數卻完全相同。甚至筆畫、筆意之間,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對稱和諧。
觀其精神,席樂榮的這一部經典,剛健雄渾;而李云龍面前這一部,卻是密如柳絮微塵,說不出的宛轉精妙。
兩部經典,猶如鏡光對照,愈來愈靈動,愈來愈透徹;最終達到某一個臨界點之后,忽然射出刺目光華,仿佛這洞天之內,平白多出一個太陽
十余息之后,光華散去。
再望之時,眾人驚奇的發現,兩部“經典”之下,都是多出了約莫三分之一長短的文字。
席樂榮等人,心神立刻投入進去。
原來,這唯我大乘經,并非一人獨使之法,而是一種二人配合的法門。若二人皆有圓滿之上的天資,同修此法,就有可能觸及此法最終極的變化。
前番此經文和八祭大巫做了交易,先為御孤乘所得。御孤乘的根基尚在席樂榮和李云龍之上,但是卻并未觸動這一道變化這是因為性相未完全契合故也。
修習此道的最頂尖的兩位“圓滿之上”人物,須得一位是人修,一位是妖修;若非妖修,至少也得是并非人身的其余精怪魂魄異形成道。
除此之外,對于二人所持之道,亦有明確要求。
人修較之妖修而言,通常是以道理明悟、道心精湛見長。但是配合雙修唯我大乘法終極之變的“人修”,卻須是筋骨強健到了極點、甚或達到不亞于同境界妖修的層次。
妖修之余人修而言,自然是以筋骨強健為能。而配合雙修此法的那位“妖修”,卻需走的是神思躍極、計算深密的路子。
這一奇妙的倒掛所成的增益,方能將“唯我大乘經”發揮到極致。
二人皆成道境之后,便能獲得一種奇妙的收獲,令其無論修為還是戰力,都達到真正的頂點。
法訣之妙若天成,似乎正為席樂榮和李云龍而設。
休看如今紫薇大世界中尚有十余個“圓滿之上”人物,但因為這是古今唯一的“非常之時”。正常情況下,圓滿之上的人物一個紀元也未必能出得一個
。這一道二人配合之法,創立之元始,真可謂虛無縹緲。
就算如今紫薇大世界圓滿之上達到十余個之多,這唯我大乘經的終極配合之人選,也是數得著的。
人修只要達到圓滿境界,那就渾身沒有短板。哪怕是看似柔弱之人,筋骨血肉之力也強橫到了極致。但真說強到不亞于同等境界的頂尖妖族,只怕也就歸無咎、軒轅懷、席樂榮、姜敏儀四人。
而行“密道”的圓滿之上妖修,更是唯有李云龍一人。縱然是更強的玉離子,亦不合適。
驟然得了這大機緣,李云龍和席樂榮二人,都沒有想象之中的振奮和歡喜,反而氣質異常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