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一陣,待丙奎取下那“竹筒”之后,歸無咎透過丙奎的視野一望,只覺自己頗為幸運。
放眼望去,金發中年巾仝所示圖卷之中,盡是如蝌蚪一般的圖形,密密麻麻,不一會就以十、百、千數的規模蔓延開來。而老者雍夏和中年女子英亦,也即刻發動,撥弄起了掌心竹籌和陣盤。
很顯然,四人是分工合作。丙奎負責的是類似于“轉譯”的過程,將透過竹筒所見的景象通過某種秘法傳遞至陣圖上,成為某種“推演之象”。
可以想象,若是丙奎是承擔了其余三人中哪一位的職責,此時歸無咎可就問道于盲了。
看那兩人推演看了一會,似乎也看不出什么頭緒。
歸無咎問道“除了清濁玄象遺蛻所煉化之物,龍族在煉制九宮斷界的過程中又添加了什么”
丙奎木然道“不知道。”
旋即有舉起“竹筒”,觀望起來。
此舉卻是正合歸無咎之意。
又仔細觀辨了一陣,歸無咎只覺那“絲線”所容,似乎是某一種虛而無形、流動萬變之物。非是自己眼力不及,而是其本身形態便是精純如氣,不易具體把握。
放眼望去,這一道道絲線,似乎均勻“攪拌”于那如氣如水的異物中,紛紛紜紜,錯落有致。蔓延至千萬里之外,沒有盡頭。
均勻
歸無咎心中一動。
旋即仔細觀察,自己目力如方如圓,裁切成一定大小的空間比對,當中所容的“絲線”數量果然是一致的。
歸無咎問道“這九竅界珠”打散之后,煉成“九宮斷界”,大小厚薄,是否均勻
丙奎立刻毫不遲疑的答道“確是均勻渾成之物。”
歸無咎道“何以見得”
丙奎道“當年三重九宮斷界之法一成,是通過一座前無古人的大規模法陣,將此界一舉推向空中,遠離紫薇大世界而去。因為那法陣規模極大的緣故,所以想要細膩操控委實不易,只能掌握其力道大小、時間長短而已。在本界破空而去的過程中,其實是處于或快或慢的轉動之中。若其并不均勻,在那直力推動之下,必然方位錯亂。一個不慎,通連紫薇大世界和本界的同道都有可能被扭碎。”
歸無咎道“我明白了。”
旋即雙目垂簾,心神默運,似乎是在推演著什么。
大約一刻鐘之后,歸無咎重新睜開雙目,淡然自語道“果然如此。”
在丙奎等人的視角中,他們目力所見,是茫茫一片;而歸無咎卻能精準判斷出那“藍天”彎曲的程度。而那一道道絲線彌漫的厚度及密度,亦是一眼可見。
若這“九宮斷界”之法果然是均勻球體,那么歸無咎不難計算出這“絲線之象”的總數。
雖然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但是以他今日的修為境界,卻并不算困難。
而通過三次清濁玄象之爭的際遇以及孔雀一族所的陣圖,單一一座“九竅界珠”能夠煉化出多少道“絲線”,歸無咎同樣也是心中有數。
所計算的結果,龍族這座“三重九宮斷界”界域,是以十六個“九竅界珠”煉成,而非二十七個。
須知每一次清濁玄象之爭,都是相去甚久。無論是哪一族,族中載籍都無法詳細探及至十紀之前的事情。所以龍族所獲得的“清濁玄象”機緣,到底有沒有達到二十七次,其實并無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結論。
如今通過這奇特的方法推算,答案是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