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轉實,勝似精鋼,是妙諦六如虛丹一炁玄篇的意味;
轉為飛鳥,形跡雋永莫測,是金花玉蒂玄珠妙法中的前知旨趣;
萬法歸流,諸玄虛之象收為一奇,是神藏索源通貫十方成就法的真諦。
這輕輕巧巧的一招意象演示,卻演盡了魔道四法起承轉合的變化。
魔道諸修,極為擅長辯論。若是有一句沒一句的攀扯下去,一兩個時辰也未必能道出什么結果。而歸無咎展露神通,卻是“事實勝于雄辯”之意,任誰見了,都無法否認歸無咎和魔宗之間關系密切。
思索良久之后,黎云天師道“歸道友有何來意,盡管道明。”
心中卻暗暗憂慮,歸無咎如此功行,如果想要向魔道挑戰或辯論,可著實不易應付。因為他心中所想較其余人更高一層
倘若歸無咎只是單純的挑戰,寶樹宗亦有許多手段應付過去;但若歸無咎打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心思,言明只以魔道功法領教高明,那可極為棘手。因為如此一來,寶樹宗可沒有理由拒絕。
而真要迎戰,勝機同樣渺茫。
豈料歸無咎卻道“雖然歸某與魔道淵源甚深,但今日前來,還真的只是借過并非是為拜會魔道而來。”
前后一番話,其實未免有戲耍之嫌。
但六位天師聞之,卻反而隱隱覺得松了一口氣。
黎云天師言道“本宗所在,獨立山野。并非如歸道友所居之半始宗,抑或荒海三生陰陽洞天通道那般,為諸方勢力匯聚之通衢。道友所謂借道,不知去往何地”
歸無咎笑言道“當年四大妖族攻伐東南,麒麟、玄武二妖族之降世圣祖,皆在那一戰前后隕落。因為沒有上境大能庇佑的緣故,二族之傾覆,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只是后來歸某隱隱聽聞二族血脈未絕,各自有百千萬血裔,藏于一處小界之中,得到魔道照拂。不知可有此事”
六位天師聞言,面色一變。
最右邊那位須發皆凈的中年人高聲道“歸道友是來問罪的么”
歸無咎搖頭道“不是問罪;只是借道。”
黎云天師沉吟良久,方道“一枯一榮,一興一衰,皆是道理之常。麒麟、玄武二族的命運,亦昭示不爽。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其勢雖盡,其運未絕。能夠在一場大劫中僥幸存活,也是他們的機緣。歸道友卻未必一定要趕盡殺絕。”
魔道四宗之中,寶樹、落泉二宗皆是能夠為了一法、一緣、一所得血祭千萬生靈而不眨眼的宗門,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之類的話,從他們的口中說出來,未免可笑。
但殊不知諸位天師,早已修道心無善惡的境地。你若與他辯論,以此為依據反駁,卻反而中了他的陷阱。后面早已備著一道又一道詭辯說辭,幾乎不可窮盡。
豈料歸無咎極認真的一點頭,道“黎云道友所言極是。歸某亦是持如此看法。”
黎云以下六人,都是一怔。
歸無咎微笑道“歸某只是去這兩族血裔所居的小界,觀其風景罷了。絕對不是去大開殺戒去了。諸位盡可放心。”
六人目光交接,分明不信。
此時,一道響聲忽然傳來“我相信歸道友,的確不是為了夷滅二族二來。”
那遁光一落,顯出一個人形。
雖只是元嬰境界,但那氣機中精微之勝,反而凌駕于規模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