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化玄宗,演法山望日臺上。
八位元嬰修士,分呈左右兩側侍立,雙手各自合抱一塊玉玨。其中左手邊第二位,正是引石墨入門的那位白眉老者。
正中方位,是兩位步虛境修士。
其中一位面目甚是年輕而膚色隱現滄桑,正是深山密殿中接見石墨的那位。而另一人面目呈現罕見的紫黑色,雙眉倒豎,甚顯威嚴。
而相距十余人約莫二十余丈之外,石墨盤膝而坐,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正在凝神入定。
其余幾位元嬰修士望著那白眉老者,又看了一眼石墨,神色間頗有些說不出的意味。
尤其是白眉老者左側一位個子不高的黑袍修士,更是絲毫不掩飾眸中的羨艷之意。數息之后,他終于忍不住低聲出言道“洛師兄結此良緣,真是羨煞我等。據說七日之前你本是替換了符師兄的值守職司符師兄此時,只怕要在洞府之中暗暗嘆惋了。”
白眉老者倒是面色平淡,道“一面之緣,何談良緣再者說本人壽數不過僅余二百載,就算他能成長起來,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啟化玄宗的確是有“收徒大典”一說,但那是將諸位門中長老定時尋訪而得的弟子匯聚起來,開啟的一道入門儀式。每一次的人數在十人至三十人不等。主持之人,也不過是一位元嬰境輪值長老。
至于因為種種意外原因,半途入門的弟子,又或者帶藝投師者,都是考核完資質之后隨意插入某一部臺,斷無專門舉行儀式之說。
而今日,啟化玄宗卻未新近尋得的一名金丹修士“墨石”破例開啟入門大典。
甚至主持之人,還是兩位步虛境殿主。
此時八位元嬰修士暗自觀望。
魚、白二位長老,卻似有些心神不屬,時不時的抬首向北觀望。
前日接見石墨的這位,名為魚不淳;面呈紫黑色的那位,名白萬劍。這兩人一人執掌紫華殿,一人執掌審時殿,是如今啟化玄宗九位步虛境殿主中的二人。
魚不淳屈指一算,感應天時,小聲道“看來是不會來了。白師兄,開始吧。”
白萬劍微一點頭。
二人對視一眼,眸中都有一絲困惑。
因為在二人看來,這場面不是大了;而是小了。
三日之前,石墨將自己“感悟心證書”遞了上來,他二人觀之,都是驚為天人。心中料定,此子必然是近道有望之人。印行大帝推薦的人物,果然不同凡響。原先外松內緊、不動聲色以防其驕矜的培養思路,立刻就丟到九霄云外去了。
必須大張旗鼓,以示鄭重
道理很簡單,若是墨石將來成功,也可彰顯啟化玄宗識人之明。同時,也使得啟化玄宗和墨石的連續愈發牢固,不可分割。
二人合計之下,定下章程臨時舉辦一場簡約而隆重的收徒儀式。
不止是他二人出動,魚不淳甚至還傳書于正在閉關之中的掌門和兩位護法長老。
魚不淳心中料定,三位離合境中至少有一位,必然來參與今日的收徒儀式。甚至三人齊至,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