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一托,已然浮現出一道黃卷。將其展開,輕輕平鋪在地面上,道“你且看看這一段文字,有甚說法,高下如何,可還能入你眼否”
那女童雙手捂著膝蓋,彎下腰,仔細觀望了好一陣,茫然道“這是什么一個字也看不懂。”
歸無咎心中一怔。
他取出來的,正是越衡宗通靈顯化真形圖中十三正傳中的一部,節錄出部分文字。
歸無咎本以為或有驚喜;或許依舊是“不知道”,但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答案。
反復辯證之后,歸無咎又有了主意。
掌心一動,又是一道色澤稍深的經卷,展開覆蓋。
歸無咎微笑道“你且再看看這一部。”
女童雙眼一眨,俯身去看,似乎并不因為前番受挫而稍有怯意。
低頭看了一陣,女童眸中忽然閃過一絲異彩,連連拍手,道“此中意蘊,近于道矣為此當浮一大白。”
這一句話出口的神態和預期,和方才“不知道”時明顯不同,而近乎于獨自品評石碑、劃去碑文時“口出狂言”時的模樣。
看來兩眼,女童忽然面目惋惜,道“此神通雖好,卻是二轉之義,自別處借鑒而來,而非我武道中一轉之文。”
歸無咎雙眸一動,更是驚訝。
這一篇文字的來源非同小可,乃是歸無咎將空蘊念劍原始八種形態的第一劍“紫薇”武道化呈現的產物,心中暫名之為“元一。”
這可不是尋常的裱糊手段,粗粗改頭換面而已;以他的空蘊念劍造詣和武道修為之深,這一式“元一”完全是最純粹、最頂尖的武道神通,較之席樂榮、姜敏儀等人原先修習的武道法門只強不弱。
而這小童卻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篇“二轉”之文。
歸無咎心頭轉動,試探著問道“你說這是一篇二轉之文,那如何將其化為一轉,你可能教一教我”
那女童連連搖頭,道“不知道。”
就在歸無咎微感失望之際,那女童忽然一個俯身,往歸無咎所留的元一神通經卷上一趴,眼睛距離每一個文字不過二三寸,一字一句的仔細觀看。隨著文字過目,手足并用的挪動。
大約百余息功夫,全盤看過之后,女童立刻骨碌爬起身,自不遠處抓來一塊石頭,一個圈一個圈的將許多字跡圈出。
旋即低聲言道“怎么變化不知道;但是變化的范圍,就局限在這些文字之中。”
歸無咎目光一動。
這女童所圈出的文字,果然絲毫不差。
但這并不意味著歸無咎的眼力不如這女童;因為歸無咎創立這神通本為自用,所以和通行之法的文字上,自然會有微妙的不同。此時為女童所圈出者,正是歸無咎已然具備但以武道尋常法門難以企及的部分。
換言之,是歸無咎這經文中省略的“過程”。
她也是從這一點上,看出這是一篇“二轉之文”。
歸無咎立刻又拿出許多法訣,一一相試。
大約半個時辰之后,已然大致摸清了規律。
這小童之擅長,就是搜尋經文道術中的不足。哪怕是高明如接近圓滿層次的經典,其中一線之疏漏,依舊能夠教她揪了出來。
但是她的能力只有“洞鑒”,卻不能主動加以更正。你若問她如何修繕提升,她卻是不知道的。至多只是幫你將她認為尤文第的地方標注出來。